第二十五章 抓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岑厂长回复李素兰的结果是:和林明明竞争上岗。

  这是李素兰不愿意面对的。

  她觉得谁竞争失败了都不好过,何况她俩还是同年,不仅同年,还是隔壁生日,林明明仅仅比她大一天。她俩关系也挺好。

  当时素兰刚分配到厂里,和大家都不太熟,林明明是个热情的女孩子,她问素兰多大了,原来两人同年。

  “你几月的?”林明明热切地望着素兰。

  “11月。”

  “我也是11月,但我肯定比你大。”

  “不见得。”

  “你哪一天?”林明明问得很急。

  “初二。”

  “哈哈哈,我说了吧,我肯定比你大,我初一。刚刚你那么肯定的语气,我就想难道你是初一?那咱俩可就是真老庚了。怎么样,虽然只比你大一天,你还是得喊我姐姐。”

  “我不喊你姐姐,把你叫老了,就叫名字吧。”

  林明明大眼睛、圆脸蛋、笑眯眯的、很活泼、很热情。她歌唱得好、饭做得好吃、会织毛衣,一个美丽贤惠的女孩子。

  李素兰对岑厂长说,“这样不太合适吧?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想?”

  后来厂里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林明明做仓库保管员、李素兰做成本核算员,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林正宇知道这件事后很明确地对素兰说,“我希望你马上停薪留职,要为我们的未来着想,你在大山局混得越好,就越不会离开那里,我们就越难走在一起。”

  “停薪留职”是合规的。

  这个政策起源于1983年6月11日,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正是这一政策,如今的知名企业家王健林当时保留了处级干部身份,开始了第一个创业的“小目标”。

  1992年,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停薪留职也掀起一次浪潮,不少国有单位职工纷纷“下海”。

  停薪留职,李素兰不是没想过,大山局也有这样的例子。但真正要实施,她还没有下定决心。

  同样的,重大事情必得先询问父母的意见。

  母亲说:“反正你们大了,长本事了,听不进我们话了。”

  素兰有点委屈,她这不正是重视父母的意见才回来问他们的吗?

  她看母亲脸色难看,知道她不同意,不敢顶嘴,只默默听着。

  她想起来了,母亲之所以这么说,可能因为她恋爱的事情。

  当时决定和林正宇留职,李素兰不是没想过,大山局也有这样的例子。但真正要实施,她还没有下定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