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每个拱都有一个烈士的英灵在支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蒋工的话让李素兰唏嘘不已,这座堪称伟大的渡槽,是英雄的临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

  队伍在群英渡槽停留了一天。

  在渡槽上踏勘、测量,从北走到南,破损、裂开的地方都做了仔细记录。

  从渡槽南边下来,走在渡槽下,从南往北,基脚的裂缝处、渡槽底渗水的印迹处,一一进行测量、记录。

  一边工作,一边听老同事们讲修建大山水利工程以前那些事儿,对李素兰来说,无疑是一次“大山精神”的洗礼,她感受到这份工作的神圣和光荣。

  群英渡槽位于临福县佘市桥镇。

  佘市桥是个不简单的地方,原因有二。

  一是历史悠久。佘市桥原称道源桥,元末始建,因附近佘姓人居多,渐以佘氏桥名之。

  佘市桥与全国其他重点古桥文物相比,其建成时间可居前十,比卢沟桥建成时间还早,是目前已知全国建成时间最早的连拱石桥,其宽度仅次于著名的赵州桥,被誉为“遗留下来的真实遗物”。

  二为丁玲的故乡。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女革命者。伟大领袖曾专门写词赞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丁玲著有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些都是李素兰格外以家乡临福县为荣的原因。

  中午时分,他们在紧挨着群英渡槽的姜家坡管理站吃中餐。

  吃罢中餐,大家坐在一楼西头的办公室闲谈。

  说着说着,洪常春又起头了,“李妹子,到你婆婆家边上了,不去拜见下公婆吗?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嘛。”

  这次不比以往,不止他们十个人,还有姜家坡管理站的领导、职工在旁边呢。

  李素兰脸红得厉害。

  她知道,喻明海老家是佘市桥镇的。

  她不做声,人这么多,越描越黑。

  “小喻,你家有没有土鸡?我们要去你家吃土鸡,你要接李妹子去呀。”不知谁起哄道。

  喻明海笑嘻嘻地望着她,“去我们家吧?我们家有土鸡吃、还有桃子。”

  旁边的人起哄得更厉害了。

  “小喻有胆量,不错。”

  “丫头,别扭捏了,你就答应吧。”

  李素兰轻声对喻明海说“谢谢你的邀请,我不去。”

  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了。

  吉普车载着他们返程,回到大山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