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甸国往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宗南半岛,北高南低,三面环海,海岸极长,众多山脉自南向北呈扇状延伸,形成北部宗南高原(掸邦高原)及南部山、谷相间分布的地形格局。

  河流众多曲折,携带泥沙至出海口处,形成大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气候湿热,植被繁茂。矿产丰富,适合农耕。

  甸地在宗南的西北部,东西北三面皆为山脉环绕,中间伊江穿过。

  西面是印国,北面是云地,东面是难以跨越的宗南高原,南面是大片沿海平原,只有东南角可以穿过几处容易通行的山脉谷径,进入宗南南部的适合大规模农业种植的丘陵平原地区。

  也正是因为这样,恒帝分封甸国时,会在甸地东南角建内都(内比都),就是希望以从此地为前哨站,开拓进东南。

  甸国建设甸地的开拓期是恒帝封甸国,至华历四百三十八百年。

  沿伊河二岸河谷平原开垦耕地,特别是伊河入海口三角洲平原,历经多代人开发,至华历四百三十八百年时,农田阡陌,村庄极多,养光三次扩建,此时已长宽一千七百多米,人口最多时达七万,甸国总人口达到二百万。

  这时甸国发生内乱,第十八代甸王坦,人老昏庸,本生有三子,嫡长子闲,嫡次子羽,庶子昭。

  甸王坦娶屏侯之姐为妻,生王子闲,屏王后故,又续娶勃侯之女为妻,生王子羽。

  本来按传统,应王子闲继位,但勃王后自然希望自已的儿子得王位。于是施计,使王子闲离开了瓦城,到了养光,将王子昭赶到了兑城。

  接着勃王后又安排王子羽娶建公之女为妻,甸王坦病重,却只见王子羽在身旁侍奉,又有勃王后在耳旁吹风,于是临终前,将王位传于王子羽。

  王子羽成为第十九代甸王后,本有建公,勃侯二大诸侯支持,王子昭也翻不起什么浪,几乎已成定局。

  但甸王羽娶的建公之女容貌不佳,性情沉闷,甸王羽甚是不喜,很是冷落,勃王太后乃将勃侯之孙,甸王羽之表妹勃婵迎入宫中,勃婵天性烂漫好动,深得甸王羽之喜。

  甸王后不说,但随嫁而来侍女将之告知建公,建公生气,于是入瓦城提醒甸王羽,娶妻娶德不娶色,希望甸王善待自己的正妻,甸王不置可否,依旧如故。

  这时屏侯早就对勃王后赶走自己外甥王子闲,而扶自己儿子登位有异议,但苦于对方有建公与勃侯支持,不敢妄动。

  一次入朝,探得甸王与王后不和,建公很生气,于是察觉到有机可趁。

  于是密见建公,谈到甸王羽得位不正,又屡轻建公与王后,说如建公如支持王子闲接位,王子闲将迎娶建公之女,而且只娶建公之女一人,不纳妾。

  建公同意,于是王子闲密秘离开养光至敏城。同时屏侯与建公以甸王羽得位不正,宠妾废妻的二件罪名,发动政变,带兵入北王畿瓦城。

  甸王羽被囚,勃王后却带勃婵逃出了瓦城,此时勃婵已怀有身孕,到了卑城。

  王子闲囚死甸王羽后,登基为王,并娶建公之女。

  勃婵刚下儿子,勃侯就南下串联各大诸侯尊一个月不到的婴儿为王,接着共计十五路诸侯攻向瓦城,建公与屏侯还有甸王羽的联军大败。

  甸王羽弃瓦城逃向密城,由克侯提供保护,联军又攻密城,被克侯与育侯大军前后夹击大败,勃侯与众诸侯退走时洗劫焚毁了瓦城,北王畿大半残破,人口被掠走近七成。

  勃侯与众诸侯将甸王羽之子迎入养光,称甸王昔。

  由于瓦城被毁,北王畿残破,人口重多,粮食充足的养光又被为甸王昔占据,建公与屏侯也损失惨重,克侯与育侯也无能力助其南征,甸王羽只得轮流寄居各处。

  此时已是华历四百四十四年。

  到华历四百六十四时,甸王昔二十岁时北征,十万大军与建公,屏侯,克侯,育侯共计八万大军大战于敏城。

  这时实伯率二万大军沿海岸线,东进攻进养光,并以养光为中心,袭扰伊江下游平原上空虚的诸侯封地。

  甸王昔后院着火,各诸侯催促退兵,甸王昔只能南撤,各诸侯只想着赶紧回封地,于是大军散做一团。

,接着共计十五路诸侯攻向瓦城,建公与屏侯还有甸王羽的联军大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