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华都时代二十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宗季暗中将温广葬在龙泉山后,对畿内进行了强硬激烈甚至残忍的大清洗。先兵分多路横扫畿南眉乐,将投靠拥护弃帝的公卿大夫全部处死在封地内,其家族主干人员也全部杀死,最后又问罪畿北公卿大夫,身份最高势力最大者已经大半被宗季在华都城外抓住了,宗季以勾结叛逆的罪名全部处死。

  终于等宗季都杀得麻木而停下时,原本的畿内公族只剩杨氏,卿族不及十支,而大夫去其一半。

  此时弃帝与桐姬逃到清华氏请求庇护,清华公将二人拘禁送至华都,被宗季车裂。

  此时整个畿内高级贵族被宗季灭了六成,主要是公卿二族被灭九成。土地七成被宗季收回,这些土地加上眉乐二地。宗季开始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首先宗季将收回的土地重新分封随自己平乱的有功士族,共计二千五百七十四名士,他们全部各自独立并有封地,其一士最多的领民不超过二千人,总计一百万人被封给了这二千五百七十四名士族。

  这些士族实力太小,连城池都盖不起来,身份又低,朝廷容易控制。

  宗季又对这群士族进行考核,英勇善战,身强体壮者二千入军,能识字,善理民者入朝。

  前者是宗季进行军事方面改革的主要人力。此前畿内军制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分为二部分:

  一部分是天子直领由卫尉管辖的六军,平时常备军有五千,由天子领内平民轮流服役,成员并不固定。由卫尉在农闲时集体训练,到战时分发武器征召,约有八万。

  一部分是各公卿护卫,常备军最多三百,成员也不固定,由领民轮流服役,到战时分发武器,家臣士族好一点,多半有几个亲卫并有自己的武器,打胜有赏。到战时全由司马统领。

  宗季在军事上的改革就是将天子常备军的人数固定在一万,又在畿内全泛围挑选身强力壮者八千,全部脱产,常年服役,定时训练。另外又建立全畿内泛围全民的包括兵役,训练,赏罚,后勤等军事制度。

  宗季新设官职,这两二千士族平时训练,负责保卫天子者称郎中,战时指挥冲锋者称郎外,又统称郎官归司马所辖。

  后一批人是宗季进行政治民事上改革的人员。之前畿内治权全部分散,现在宗季先将治权分得更散,然后才能聚集于朝廷。

  宗季将这五百能识字断文,有处理民事能力的分为侍中与侍外,待中在朝廷中商议政事,起草文书,辅助天子与九卿。宗季将畿内眉乐分成三百里,五户组一甲,五甲组一保,五保组一村,五村组一里,皆设长,治里者称侍外,由于侍外本身即是领主又是职官,宗季为防止侍外公器私用,皆异地为官。

  宗季的创新在于不改变分封制这一基本制度的情况下,而进行行政改革。一方面由于二千五百多名士族常年不在封地,治权被变相收回朝廷,另一方面朝廷公职之前皆被公卿大夫世袭垄断,是尊贵荣耀的象征,现在却全被士族占据,士族即使明白治权被夺,也会坚决拥护宗季的新政,用一两千人的治权换尊荣,何乐而不为。

  比如贴身护卫天子的郎中,全以靠近天子为荣,这是之前绝大部分士族想都不敢想的。又比如侍中,大部分之前是公卿大夫的家臣附庸,连能进公卿大夫的殿中议事都要靠资历,现在却能在宏伟宽阔的承天,建极二殿讨论决议朝政,能不如同作梦吗?

  原本的朝廷中枢九卿大臣,冢宰被架空,宗伯被吓宗季惊世骇俗的大杀戮吓病,根本不敢反对宗季,司空,司徒,御史,司寇,郎中令被宗季或杀或押,卫尉战死未新设,其职务已被侍中,侍外,郎官瓜分了。只剩司马宗季把持军政大权。

  天子交帝与文姬雍宫卿呢?天子尚年轻,本就少见外臣,宗季又将郎中,侍中填进外朝后宫,这些士族坚决支持宗季,会说宗季于不改变分封制这一基本制度的情况下,而进行行政改革。一方面由于二千五百多名士族常年不在封地,治权被变相收回朝廷,另一方面朝廷公职之前皆被公卿大夫世袭垄断,是尊贵荣耀的象征,现在却全被士族占据,士族即使明白治权被夺,也会坚决拥护宗季的新政,用一两千人的治权换尊荣,何乐而不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