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华都时代二十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温广察觉到后,突然变守为攻,冲出营寨,攻宝资山的大军被一阵俯冲,当即溃败四散。宗季大惊,一面让正和社山叛军交战的大军稳住,尽快脱离战场,一面让属下竖旗鸣啰,聚集溃兵。

  这些公卿封地内的兵,八成都是初上战场的农民,能打到现在,已经是宗季训练有素,指挥得当了,但要完成脱离正厮杀的敌军,刚溃散又能聚集的行动却是难如登天。

  转眼间,正在脱离社山叛军的四万也败了,漫山遍野的人,争先恐后,丢盔弃甲往新津奔逃。

  温广大军追杀至滩涂,正要一路杀过去,却见背后两山升起浓烟,温广大呼不好,定是营寨被焚毁了,里面大量的粮食辎重定也被毁了。

  温广一阵心惊,属下皆脸色苍白,慌道:

  “营寨被毁,不如退去。”

  温广一咬牙:

  “不!追击敌军,一鼓作气破了新津,里面还有粮草。”

  众下属领命,于是温广大军继续追击败军。双方混乱的纠缠在滩涂地时,忽一支万人队渡正南水,从东面杀向温广军,温广军措不及防,竟转眼便败。宗季军这才撤回新津。

  双方又重新聚拢兵力,粗步一数,宗季军十二万主力,伤亡五万,而温广也损失了三万人,更重要的是丢了营寨辎重,只得退回彭邑,来日再战。

  宗季暗叹一声,人算不如天算。本来总计十五万人,宗季的战术是以十二万为主力攻宝资,然后等社山方向的叛军来攻,就佯装腹背受敌,撤退至北岸,待温广倾巢出动,早安排好的二万人至正南水东岸渡水焚营。一万人守城。

  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高估了本军的配合能力和战斗力,原本假败成了真败。但又一想如果假败有序撤退,眼尖的温广可能就看出端倪而有所防备了。

  焚毁温广大军营寨后,那支偏军头领于山上眺望,发现了温广军因追击败军,自已阵势也乱了,而温广又犹豫了那么一会儿,就给了偏军头领可趁之机,从侧面击溃了温广军,扭转了局面,不然温广真就一路攻到新津城下了,一万守军被败军冲乱,到时就算烧了两山营寨,但丢了新津也是大败。

  双方皆有损失,但都余力,朝廷也觉得宗季这一战虽末能彻底击败敌军主力,但也打得很是漂亮了,而温广一方也是惋惜如果不犹豫了一会儿,可能就是大胜了。

  但是坝方与尚华公援军还是往畿内来了,温广得知消息,就劝弃帝(皇子合)与三川氏联姻,又说服中臣氏,如若弃帝击败交帝,可让中臣氏入朝,位例三公,弃帝同意。

  坝侯领五万兵,尚华公家臣出氏领六万兵入朝,杨亘大怒,同朝中大臣共同指责二人是何居心,竟无诏私自带兵入天子畿内。坝侯与出氏又指责各大臣未能管束朝臣,竟出现二个皇帝的惊天奇闻。

  二班人在承天殿吵得不可开交,竟争吵一月之久,杨亘最后还是默认了两路诸侯的援兵,但得以宗季为主。

  于是共计二十万大军攻向彭邑,这畿内的这场动乱也渐渐波及到整个宗华,各路诸侯纷纷入朝打探情况,对这二十万大军的庞大的规模也是大惊失色,至启帝以降,近千年都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了,虽然杨亘与温广都很有默契的要压制这场波动,并极力克制的不再使动乱规模扩大,但还是有很多人的心已经燥动起来。

  这时宗季猛攻彭邑一月不下,尚华氏家臣出氏却接到三川,中臣二氏攻德阳的消息,尚华公急命出氏回去御敌,并请坝侯帮忙。出氏大惊,坝侯心想温广与宗季现在势均力敌,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不如就先击败三川,中臣二氏,再回来平乱也不迟。于是二人皆领兵往北赶。

  但交帝却对这两家外戚看透,厌恶了,如今天下除自己外还有一伪帝,当务之急不尽快平乱,反而自顾自家。视天子如无物,在畿内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却说宗季眼见彭邑快撑不住了,援军却退走,无奈因兵力不够,强攻不下,只得退至新津。

  这边温广又对弃帝道:

  “眼下我等兵力不足,只有借助外援。”

  弃帝疑惑道:

  “再拉拢一大诸侯?”

  温广立马摇头道:

  “万万不可,如再扯进更多诸侯,必然导致全天下的动荡。”

  “那司马的意思是?”

  “我等只能借助已经拉拢的外援。”

  弃帝不解道:

  “可中臣,三川二氏不是被阻挡在德阳,不能南下吗?”

  “所以得让中臣,三川击败尚华与坝方才行。”

  “司马如何肯定中臣,三川能击败尚华与坝方?”

  温广于是对弃帝密语一番。

 了,如今天下除自己外还有一伪帝,当务之急不尽快平乱,反而自顾自家。视天子如无物,在畿内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