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华都时代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十六章华都时代四

  天子大婚第五天,少帝召各族各氏各方于渚宫燕饮,渚宫建于章池旁边,玉石为基的台榭建筑,是有柱无壁、规模不大的敞厅,供眺望、宴饮、行射之用。

  少帝着弁服,坐于正位,群臣着玄端,按身份等级坐于两旁,先三公九卿,接着是九华族,然后是八大方及各氏。

  殿上共有五十来人,殿外回廊还有身份较低不能入内的二百来人。以及宫女,寺人,卫士。计有五百多人。

  雍人做的美酒佳肴摆满了案几,这是较轻松的场合,中间宫女们跳着舞蹈,乐师击缶敲钟,拔弦弄琴。众人一边欣赏舞姿,一边低声交谈。

  此时整个宗华的政治形式是,天子直接统治的畿内是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天子凭借富饶的畿内平原,才有实力使各方各族臣服。

  再之外是九华族,九华族对上效忠天子,对下管理领地内的各氏族。还有一部分实力较九华族弱,但也只对天子效忠的传承千年的氏族。

  上述氏族与帝族同文同祖,有同一文化和同一民族认同,经济较发达,文明程度高,构成宗华文明核心圈。

  八大方是在学习邻近宗华氏族先进农业技术,管理制度,文化习俗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在趋于同化的阶段时,又保有自己一部分习俗的氏族联盟。

  八大方的领地虽然开发时间较宗华氏族的晚,人口也较少。但管理的面积却是每一个方都是九华族的几倍,单九华族中的一个可能还不是一个方的对手。

  八大方与天子之间的君臣义务,也比氏族与天子的君臣义务弱。各方候十年一朝或天子有重大事情如征召,驾崩。对天子进贡臣服。而天子则赐玉器,铜器等象征器物,认可方候对领地领民的统治。

  八大方因为实力强大与宗华既是君臣,又是对手,时叛时降,战和不定。一方确实阻隔了更野蛮更原始的氏族对宗华的侵掠,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宗华各氏族对四周扩张的道路,既是宗华文明圈的外围,又游离于宗华体制的特殊存在。

  原本八大方在朝中地位是比如资中氏等低的,但因为这种特殊情况,反而资中在殿外,八大方在殿上。

  按此时礼制规定,各氏于天子,畿外一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畿内每年皆朝。各方三年一小聘,五年一大聘,十年一朝。

  所谓的朝,就是朝觐,乃诸侯亲自朝见天子,向他报告治理侯国的政绩,并献奉职贡。聘则是在路途遥远不便亲来时,派遣国内的卿代劳。

  朝聘制度是天子与诸侯之间封建关系的依据,表明诸侯对天子仍然顺从,若怠慢此制度,诸侯就会遭到贬爵、削地、讨伐等处罚。

  但这种制度的执行力度,是会随天子与诸候之间关系变化,实力变化而变化的。

  如之前坝方几十年不朝天子,天子也拿其没办法,直到并帝登基后,坝方公然挑衅天子,直接出兵进攻畿内,并帝才带兵讨伐。

  攀方方侯因为是二百年前才臣服宗华,较其余七方较晚,资历较浅。而且二百年来朝聘时断时续,所以被安排在殿上最外围。

  攀方方候支姓华氏冕名。年龄二十七岁,前年父亲去世,才继承攀方方候之位不久。

  但这候位并不巩固,一是攀方领内在华冕的父亲,上任攀方方候继位时就爆发过长达十年的内乱,最后是通过谈判以及与华阴氏联姻才平定这场动乱,但领内也是千疮百孔,实力大减,受到强邻甘方的窥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