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务之急,仍是得尽快让大哥立下立储的诏书,如若不然,待九月大军开拔离京,自己就只能另取他法了……

  哼……

  ……

  王浩王大官人最近很忙碌,城里城外两头跑,为了节约时间,很可耻的与和尚同骑一马共谱了一曲《你是风儿我是沙》。

  每当抱着和尚那粗大的腰支招摇过市,就恨不得将自己的脑袋塞马屁股里去,太他娘的有损形象了。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自从跟赵老大打过了招呼,并得到了他的肯定与鼓励,咱这破煤炉一下子成了造福城中百姓的国家信得过单位了。

  于是城外的煤炉工厂就肆无忌惮地大力发展了,无耻圈地扩大规模,广招流民残酷剥削,尽显资本家丑恶嘴脸。

  当然这只是王浩的一面之词,事实是他家的工坊在那些贫民眼中简直与善堂无异。

  不但开善堂,还当了回大恩人。和尚捡回来的那小子竟然还真是活的杨家将,那日杨重光与他侄儿相认之后,死拽着王浩的手颤抖着嘴唇,连结拜为异性兄弟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骇的王浩连招呼都没打就逃出了杨府。

  也难怪,这杨延昭还真是他家老大的独子。那日与几个属下亲自探查宋汉边境,不曾想大宋用兵在即,这阵子对边境的巡逻尤为严密,凑巧就遇上了杨延昭几人。交手之时不幸中箭,慌不择路地侥幸逃脱后昏死在了滹沱河边的草丛中。

  不过这人虽救回来了,要回去怕是不成了,能侥幸地逃进来,可未必还能侥幸地逃回去,再说这伤恐怕也得养上好一阵子。

  除了当了回大恩人,还做了回临时演员,化身煤饼销售的业务员去给程德玄家中的一个下人送了一吊钱的回扣。下回去送回扣时自己得找个借口引诱他去赵德昭藏纸条的墙洞里去取钱。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只是这借口有点不好找,不过观那厮接钱时提心吊胆的模样,应当也是不希望自己这样上门送钱的。

  说到钱,又有一件让人头痛的事,那就是义学的开销越来越大了。开学不过短短几日,这学生的数量就迅速地增加了一倍。

  每日都有贫民窟的家长带着自家的娃来义学哭求,是真的哭求。自己是真的不想再收了,再这么收下去,早晚有一天得把自己吃穷。

  奈何实在拗不过还玉母女,人家都跪在那磕头了,你还不收?那就是没人性了,一个娃每天才吃多少?

  于是又不得不重金聘请西席,真的是重金聘请的,即便这样也只能聘请到半吊子西席,教学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一直这样吃大户肯定是不行的,又不能将这些娃拉去工坊勤工俭学,能拉到的赞助也是极为有限,让朝廷拨款也是镜花水月。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办法筹钱了,让这些娃自力更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一些节目,定期组织几次慈善汇演。

  如何进行王浩都想好了。印些传单带着几个娃去城中散发,请汴京城的百姓去五里坡观看演出。

  咱那操场挺大的,一次容纳个千把人观看不成问题。也不需要卖门票,就在边上安几个大木箱子,再排练几个煽情的节目,给不给钱完全自愿。

  把这馊主意跟还玉一合计,两人一拍即合,就这么干。现场筹集的善款是小头,主要目的还是能拉到几个折惟信与杨延青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

 &e务员去给程德玄家中的一个下人送了一吊钱的回扣。下回去送回扣时自己得找个借口引诱他去赵德昭藏纸条的墙洞里去取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