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指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邵先勇引用的事杜甫的一首诗,而李正引用的其实是两首,一首是唐代杨炯的《从军行》里其中一句,另一句出自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里的一句。

  只不过,原句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李正改成了“愿此身报国,不恋玉门关”。

  改了之后,更为悲壮。

  所以也是让邵先勇震撼的地方。

  李正,这个年轻人对于邵先勇来说真就如同半个儿子。

  因为邵晓倩是独生女,是他的掌上明珠。

  想要当自己乘龙快婿的年轻才俊不知凡几。

  其中学历比李正高的也不乏其人。

  但要论勇气、担当、无畏、坚毅,却无一人能比肩李正。

  “见字如见人。”

  良久,他叹了口气,微微点头。

  “不错,你的字比我的差,但是你的诗比我的好。”

  说完,哈哈一笑,将笔放入水盆中浸泡,对着李正笑道:“今天咱俩之间的比试,平手!”

  开饭的时候,李月琴兴致特别高。

  他问李正喝不喝酒,李正看向邵先勇,邵先勇头也不抬说:“喝一点吧。”

  李月琴很高兴地去拿了两瓶酒,一瓶是白酒,一瓶是红酒。

  “老邵,今晚你和李正喝这瓶。”

  说着,他把手里的酒递了过去。

  邵先勇接过来一看,眼睛一亮:“这酒我放了二十年了,记得是老陈当年转业的时候送我两瓶,本来说好十年后聚会的时候和的,可没想到……”

  这瓶酒是出产于1994年的白瓷汾,已经有些年月了,如今很是罕见。

  老陈山西人,是邵先勇二十多年前在部队里的老搭档,不过他转业了,俩人关系很好,说好了等十年过后聚会时候一起畅饮了这瓶酒。

  没料到老陈转业回去没几年,忽然就查出了肺癌晚期,没熬到一年人就没了。

  后来十年聚会之期,邵先勇拿了其中一瓶去了老陈的坟前,在那里给他倒上,一杯洒墓碑,一杯自己喝。

  最后这瓶一直放在家里的柜子里,今天李月琴顺手就拿了出来。

  瓶盖位置的透明胶已经脆化,邵先勇用保鲜膜封了几层,酒还没跑多少,撕开后拧开盖子,香气扑鼻,多了几分醇和,少了几分霸气。

  “杯子拿过来。”

  他对李正递了个眼色。

  李正连忙道:“还是我来倒酒吧。”

  邵先勇想了想,也没拒绝,将酒瓶递给李正。

  李正往两人的小酒杯里各自满上,然后端起一杯放在邵先勇的面前。

  邵先勇捏着小酒杯,看了看酒色,又闻了闻酒味,想起了故人,感叹道:“老陈当年在我们军区里是第一个提出军队改革必须走向机械化、数字化然后营级合成化发展道路的军官。当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对我们的震动很大啊……”

  说着说着,似乎想起了当年的老陈,邵先勇一口喝尽了杯子里的酒。

  李月琴连忙给邵先勇夹了一块红烧肉:“吃点菜再喝不吃,这么急干什么呢?又不是小伙子了,容易醉!”

  见邵先勇提起往事,李正心头一动。

  对于军事发展史,他是清楚的。

  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PLA还是老式的作战编成,基本参照的是苏式军师团营那个类型的大兵团作战模式。

  自从那次战争中看到Y国被鹰酱在断断一个多月时间里采取了导弹洗地、电磁压制、摧毁指挥系统、敌后渗透引导打击等等手段直接把Y军摁在地上摩擦后,PLA开启了现代化军事改革的进程。

  不过当年制定的改革目标是“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事改革的方向也是机械化、数字化,并没有提及到“营级合成化”的概念。

  而在邵先勇的口中却提及了他的老搭档老陈提出了这个概念,于是忍不住问:“爸爸的老战友眼光还是很有前瞻性啊。”

 &em勇夹了一块红烧肉:“吃点菜再喝不吃,这么急干什么呢?又不是小伙子了,容易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