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变法,怎么可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韩非子一篇篇出现在了洞香春,这次震惊的,已经不仅仅是天下的士子,还有王公贵族和一个个君王。

  安邑城的竹简,一时间贵的离谱,可依旧被一车车的拉走,洞香春的论战堂,士子们挤破了头皮,韩非子被一篇篇的抄录,快马传送各国,有的,已经摆放在了各国君王的案头。

  丞相府里,公孙痤只是看了几篇,便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孙痤知道,自己把王良拐到魏国的麻烦,终于要发酵出来了,而且,这次的麻烦大了。

  王良亮出了法家的身份,而且看这部巨著的内容,王良足可以称为法家巨子,而且据说,法家名士慎道跟申不害已经拜倒在这部巨著之下,抛弃成见,正在王良的营地里抄书学习辩论呢。

  连法家名士都沉沦了,大老远的跑过来凑热闹,可想而知,这部巨著的威力该有多大。

  王良怎么可能是法家呢,公孙痤想破脑袋,也是想不明白,在一起呆了一段时间,完全看不出来啊,说王良是医者,公孙痤信,公孙痤的病就是王良看好的,说王良是兵家,公孙痤也信,王良在秦国的骊山大营里练兵的事情,公孙痤也是知道的,看看王良的亲卫,就可以肯定了,而且王良的学生跟几名追随者,依旧在秦国的军中,说王良是墨家,王良不是,可王良在秦国讲解过墨家思想,这点公孙痤也知道,而且王良有一个漂亮的如同仙子的墨家弟子侍女,两个人晚上的动静可是不而且公孙痤也认识,王良有才,确实有才,可说王良是法家,怎么可能是法家呢。

  要知道,法家,生来是注定要变法的啊。

  公孙痤可以肯定,如果再拖下去,来找王良的,便不再是各国的士子们,而是王侯的使者或者王侯本人了。

  天下哪国需要变法。

  燕国不可能变法,燕国已经暮气沉沉了几百年,作为周王室的姻亲国,一直便是死抱着周礼不放,怎么可能突然改变,想要变法。

  赵国也没有变法的意思。

  而韩齐却是已经放出了想要变法图强的风声,最重要的是秦国,秦国为了议和,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割让了河西函谷关和整个秦东,不就是为变法图强争取时间吗,秦国一定是会变法的,要知道,王良原本就是秦人,而且据说,割地求和随后变法图强的主意,便是王良出的。

  而魏国,李悝变法已经让魏国成为强国,大魏王还有心思变法吗。

  让别国把王良从魏国再次拐跑,要知道,王良可是公孙痤用一座城换过来的,这可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如果王良一直写棋经十三篇什么的,一点事没有,也就是棋艺出名而已,可如今王良证明自己是法家巨子,这还了的,真的价值连城了。

  这样的人才,把人家换过来了,却不用人家,这叫什么事,一旦王良离开魏国,哪魏国的脸面可就丢大了,势必让天下士子唾弃魏国,离心离德。

  公孙痤立时喊来了公孙鞅,两个人一起商量对策。

  现在再闲置王良,慢慢的想办法,已经是不可行了,主要看看哪里有合适的位置,而且位置还不能太小了,只会惹得天下士子耻笑。

  公孙痤突然想起了王良的马说,如果处理得当,自己会成为伯乐,如果可真成马说了,王良的遭遇势必惹得天下士子同情。

  公孙鞅的手指在魏国地图上慢慢滑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河西。

  “龙贾在哪里”公孙痤明白公孙鞅的意思,这是要把王良安排在河西啊,公孙痤立时摇头道。

  “龙贾只是河西将军,”公孙鞅说道,“河西没有太守”

 &emssp; 这样的人才,把人家换过来了,却不用人家,这叫什么事,一旦王良离开魏国,哪魏国的脸面可就丢大了,势必让天下士子唾弃魏国,离心离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