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竞争?呵呵。刘明坤:王院士,就是不听劝、太固执了!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在梁静叶的小组离开以后,王浩马上就写起了项目申请资料。



    SMES储能电池的研究,可不是临时做出决定的,反重力应用于航空航天是大方向,他们和航空集团有合作,也一直都有研发反重力飞行器的计划。



    虽然已经有了反重力技术,甚至减重已经能超过百分之九十,但想要制造飞行器还是很不容易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反重力设备本身非常的重。



    第二就是制造反重力场,需要高强度持续的电功率。



    这两个问题中,每一个想要解决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早在一年之前,他们就有制造高功率电池的想法,只不过一直在投入其他方向的研发,飞行器其他方面的论证也没有解决。



    现在航空集团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都已经制定了大方向,才明确要研发反重力飞行器。



    王浩的研究组,也包括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研发的自由度是比较高的,甚至可以不打报告,直接投入做研究。



    但是开启一项重大的研究还是要成立研究组。



    一方面是方便招收相关人员,最好是上级以及航空集团帮忙组建研究团队。



    另一方面也牵扯到大规模研发资金的使用问题。



    正常递交申请材料以后,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上级部门以及航空集团,也会给予支持,研究就会顺利很多。



    ……



    其实就像马学兵的判断一样,上级部门早就对潘东的SMES技术团队不满了。



    在阿迈瑞肯方面宣布即将建造大型的SMES储电基地后,上级部门就更加不满了。



    潘东的SMES技术团队,拥有足够充沛的经费,还有超导工业公司支持的最高端材料。



    为什么投入研发了两年时间依旧没有成果?



    他们所制造出的实验品,有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完善似乎是遥遥无期。



    针对一个大型项目来说,花费几年、十几年进行研究也正常,但在国际超导领域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研究的时间延后太多,就有些无法接受了。



    当看到王浩提交的资料,知道他将会组建团队研发SMES电池后,上级部门马上就给予了批准,甚至还让潘东的团队配合提交材料,来帮助加快王浩的研究速度。



    上级部门想的也很简单,“SMES电池太高端了,不一定能研发出来。但即便是研发不出来,能完善SMES技术也不错。”



    “单单靠潘东来做,估计还要等很长时间。”



    “现在是两个团队一起做,就有了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



    ……



    王浩提交了资料以后,就很澹定的等着团队组建,以及上级部门、航空集团的支持就可以了。



    类似的事情,也根本不需要他插手。



    等一切都准备好,他的工作就是率领新团队做研究。



    当时间空闲的时候,他还是会研究一些理论的问题。



    在湮灭理论的问题上,王浩已经很少去专门做研究了,因为国际上有很多学者都在做相关的研究,近两年时间也有了大量的成果。



    他一个人做理论的研发,即便是效率再高,也不可能比得上几百、上千人,尤其牵扯到一些普通的领域,根本就没有必要。



    对于王浩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和‘任务二’有关的内容。



    



    



    这个研发任务的难度是S级,正常S级难度的任务,几个月时间怎么也够了。



    显然。



    ‘寻找增大空间挤压现象’,依靠的并不只是理论、思考,需要的更多是‘运气’。



    如果能发现一种现象和增大空间挤压有关,灵感值肯定能够快速增长。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任务也只增长了十一点灵感值。



    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可怜了。



    现在王浩唯一知道的是,‘增大空间挤压现象’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因素就是反重力,准确的说是‘降低空间挤压场’,或者称作是‘质量场’,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磁场。



    “增大空间挤压,和磁场直接相关……”





    



    



    这个研发任务的难度是S级,正常S级难度的任务,几个月时间怎么也够了。



    显然。



    ‘寻找增大空间挤压现象’,依靠的并不只是理论、思考,需要的更多是‘运气’。



    如果能发现一种现象和增大空间挤压有关,灵感值肯定能够快速增长。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任务也只增长了十一点灵感值。



    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可怜了。



    现在王浩唯一知道的是,‘增大空间挤压现象’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因素就是反重力,准确的说是‘降低空间挤压场’,或者称作是‘质量场’,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磁场。



    “增大空间挤压,和磁场直接相关……”



    “什么现象和反重力、磁场,都有关系呢?肯定不是现在的反重力实验……”



    王浩参与过无数次的反重力实验,为了寻找增大空间挤压的现象,他还专门去设计过几个实验,可惜到最后一无所获。



    一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找到准确的方向。



    “难道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电磁力?”王浩思考着,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他之前以湮灭理论,完成了电子相关的论证,某种程序上,已经关联到了电磁力。



    结果也没有能让‘任务二’提升一点灵感值,就说明论证电磁力的方向是错误的。



    “到底要怎么做呢?”



    王浩长叹了口气,知道闷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几乎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



    SMES技术团队。



    梁静叶率领的小组回到了团队里,说明了一下王浩认为,失超保护系统的问题无法直接解决。



    这让潘东感觉很是遗憾,他是希望找王浩解决问题,最好是引起王浩的兴趣,能抽时间帮忙做一下研究。



    结果还是没有能如愿……



    另一个消息倒是让潘东有点郁闷,“你是说,王浩想让你加入他的团队,他们也准备研究SMES技术?”



    “嗯。”



    梁静叶轻轻点头,大眼睛盯着潘东,她也想知道老师的意思。



    潘东当然不希望梁静叶离开,因为梁静叶是团队里很重要的成员,对于研究的贡献,甚至都快赶上他和邓建强了。



    现在梁静叶就是团队的三号人物。



    潘东说道,“小梁,这个研究,可是少不了你啊。”



    “王院士那里可不缺人才,但在咱们组里,你就太重要了!”



    “我知道,王院士那边很有吸引力,对谁都一样,但是以后也有合作机会,现在对我们很关键。”



    梁静叶抿着嘴轻轻点头,她知道自己在团队里的重要性,但心里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失落。



    潘东关心着梁静叶,就把王浩要研究SMES电池的事情抛在脑后,因为SMES电池太高端,他们的SMES储电设备,都有一系列的问题。



    他下意识就觉得,SMES电池的研究,肯定也是在他们有了成果以后。



    王浩说要开启研究,估计也是几年以后了。



    潘东完全没有想到的是王浩的动作这么快,不止快速申请了新项目,上级部门还要求他的团队,提供完成的研发资料。



    这就让潘东无法接受了。



    他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