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王浩规划好了实验主方向,以后就没有再关心,只等待邓焕山那边的消息就好了。



    他还是回到了大学,继续正常的工作生活。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份。



    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并公布了进入第二轮的人员名单,王浩注意了一下,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就没有再关心了。



    其他人倒是很关心院士增选的事情。



    他的导师潘卫国还特别打电话过来,和他针对院士增选的事情聊了起来,“你还记得徐浩吗?”



    王浩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是讲李群李代数的老教授,他带着疑惑问道,“徐老师怎么了?”



    “他弃选了。”



    “弃选?”



    潘卫国笑道,“本来第一轮已经过了,知道你也参加了今年的增选,他就直接放弃了,你没注意吗?数学物理学部第一轮通过的名单上,数学研究的就只有六个。”



    ”啊……”



    这个王浩是没有想到的,他顺手打开网页查看了一下,发现确实和潘伟国说的一样。



    数学物理学部通过第一轮的人员有三十个,其中就只有六个是数学领域的候选人,剩下的都是物理领域。



    潘卫国道,“你看见了吧,正常来说怎么也超过十个,今年数学物理学部有十二个名额,正常来说,最少有四个是数学院士,现在好了,上面就还只剩六个……”



    他说的都笑了起来,还补充了一句,“幸好我没参加。”



    潘卫国的成果资历都有一些,也是有一定机会的,他说完继续道,“你知道为什么吗都是因为你啊!”



    “因为我?”



    “可不就是因为你,徐浩放弃了,就是因为和你一起参加,我估计后续还会有人放弃。”



    潘卫国笑道,“院士评选确实很重要,但是名声也很重要,和你一起参加,这一届是混不过去的。”



    王浩有点明白过来了。



    他参加院士增选倒是没什么,其他人就不这么看了,和王浩一起参加院士增选,没选上就还好一些,假如最后真的选上了,名单公布出去,肯定就会引起网络热议。



    王浩实在太受关注了,他成功当选了院士,肯定会被媒体注意,那么一起选上院士的人,有实力底气的还好一些。



    如果是没有什么国际性的成果,也没拿到过什么奖项,评上院士可能就被人指摘了。



    到时候,舆论上可能会说,“这个人为什么能评上院士呢?”



    ”他什么成果都没有,竟然能和王浩一起评上院士?”



    “院士已经水到这种程度了?”



    “……“



    一些没什么特别的成果,只是拼资历上来的,还不如干脆放弃好了,否则引起了舆论争议,名声都保不住了。



    王浩听的也只是笑了笑,他倒是没觉得怎么样,拼资历上来的放弃也就放弃了。



    院士可是学术带头人,若是资历的的都能选上,感觉就没什么意思了。



    他又和潘卫国聊了几句,随后就挂上了电话。



    等走出门的时候,正看到邱会安过来,满脸激动的说道,“王老师,我完成了、完成了!”



    王浩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顿时也高兴的说道,“拿过来我看看。”



    他重新进了办公室,就给邱会安看了看后续的内容,发现就邱会安确实完成了后续的证明。



    王浩也感觉非常高兴。



    如果是他自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也只是感觉完成了一个小数学问题,并不会感觉非常的激动。



    邱会安是他的学生,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带学生的成功!



    王浩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给邱会安后续的证明内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析,顺便简化了一下,过程中有些(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繁杂的部分。



    “你把这一部份再简化一下,然后就可以进行整理了。“



    王浩道,“等整理好了以后,到时候拿给我看看,我在帮你从头到尾的检查一下。”



    ”没什么问题,我就帮你投稿了。”



    “这篇证明投个《数学新进展》没有问题,如果你不着急的话,也可以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不过意思都差不多,《数学学报》影响力大一点儿。”



    如果站在王浩的角度来说,《数学新进展》和《数学学报》就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属于数学类型的顶级期刊。



    对于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带学生的成功!



    王浩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给邱会安后续的证明内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析,顺便简化了一下,过程中有些(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繁杂的部分。



    “你把这一部份再简化一下,然后就可以进行整理了。“



    王浩道,“等整理好了以后,到时候拿给我看看,我在帮你从头到尾的检查一下。”



    ”没什么问题,我就帮你投稿了。”



    “这篇证明投个《数学新进展》没有问题,如果你不着急的话,也可以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不过意思都差不多,《数学学报》影响力大一点儿。”



    如果站在王浩的角度来说,《数学新进展》和《数学学报》就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属于数学类型的顶级期刊。



    对于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数学学报》发表的论文比较少,质量也相对高一些,能够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都可以说是一种荣誉。



    邱会安很用力的点头道,“王老师,都听你的。”



    等邱会安带着激动离开以后,王浩的心情就更好了,他在实验室里转了转,关心了一下航天局合作的项目。



    因为组合新的构架早就已经完成了,项目已经进入到收尾的阶段,就只是添加一些边边角角的内容,再过上一个月差不多就可以交工了。



    王浩又关注了一下张志强的项目,和他谈起了项目的难点。



    两人说着就要一起出去,路过工作间的时候就听到一阵争吵。



    是海伦、陈蒙蒙。



    另一个是……保罗菲尔-琼斯?



    张志强快步走了进去,打断几人的争吵,开口问道,“你们在吵什么?”他想过去当个和事佬。



    张志强可以说就是实验室的“二把手“,核心研究倒是参与不了,但实验室大部分“日常工作“,包括人事、后勤都会参与一下。



    所以碰到争吵的事情,他还是要过来管上一管。



    保罗菲尔-琼斯、海伦以及陈蒙檬停下了争吵,一起朝着张志强看了过去,也注意到身后跟着走进来的王浩。



    保罗菲尔-琼斯认识张志强,但他没有开口说什么。



    海伦也没说话。



    陈蒙檬和张志强最熟悉,她就开口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们在谈量子物理中,引入湮灭力后的基础表达方式。“



    “琼斯老师认为可以通过一根特定的振动弦来解释湮灭力,但这个振动弦基础是假想的引力子,需要11个维度才能够运行,还描述出11个维度是怎么全缩在一个极为微小的空间里,大约是10的-33次方厘米的空间。”



    “我和海伦都认为,这就是弦理论的方式,是错误的。如果以这种方法来引入湮灭力,就会让基础的表达变得非常复杂,必须要让湮灭理论和弦理论结合在一起。”



    “张老师,你怎么看?你觉得谁是对的?“



    陈蒙檬解释完以后,和保罗菲尔-琼斯以及海伦,一起用犀利的眼神看向了张志强。



    张志强听的脑子都蒙了,他从左到右和三人对视一眼,半张的嘴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这个问题……要不等吃过饭再说?”



    他低头看了下手表,一把拉住王浩道,“快到饭点了,我都饿的不行了,快走吧。”



    ”……好吧。”



    王浩犹豫了一下,留下一句,“学术讨论,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还有,注意不要打架啊!”



    两人一起走了。



    他们这么一打岔,几个人也没有继续争吵的心情了。



    其实就像是王浩说的一样,学术的研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



    保罗菲尔-琼斯的想法没有错误,因为他一直在研究弦理论,就可以直接拿来一些数学逻辑进行嵌套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