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目标一致,全新的理论基础?听起来不靠谱啊!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湮灭理论,是王浩做超子衰变数据分析过程中,出现并被系统判定为正确的想法。



    当时他就决定开始做研究。



    研究从一开始就不顺利,他只是完成了表现形式的分析,因为找不到其他与之相关的内容,就没办法去建立一套数学体系。



    后来偶然发现,交流重力的研究似乎和湮灭力的表现形式有关,他就决定参与了交流重力实验。



    交流重力的研究倒是很顺利,但不断实验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升湮灭理论相关的任务进度。



    相关任务的灵感值,卡在‘60’点后,一直都没有再提升。



    现在终于又一次提升了。



    



    



    



    “果然是和超导有关,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延展物质拓扑的复杂问题上。”



    王浩感叹着。



    拓扑学,是由几何学与集合论里发展出来的数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空间、维度与变换等概念。



    这些词汇的来源可追朔至哥特佛来德-来布尼茨,他在17世纪提出“位置的几何学”和“位相分析”的说法。



    来昂哈德-欧拉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与欧拉示性数,被认为是拓扑学领域最初的定理。



    拓扑学是很需要想象力的学科,学科中不讨论两个图形的全等概念,而是讨论拓扑等价的概念。



    比如,圆和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同,但在拓扑变换下,它们都是等价图形。



    比如,足球和橄榄球,也是等价的。



    游泳圈和足球则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因为游泳圈中间有个“洞”。



    在拓扑学中,足球所代表的空间叫做球面,游泳圈所代表的空间叫环面,球面和环面是不同的空间。



    显然,正常的理解里,拓扑学的问题只会存在于想象中,因为现实的物质是存在形状、大小区别的。



    所以以往认为,现实中寻找拓扑项是不可能的。



    邓肯-霍尔丹专注于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研究,他和同事采用拓扑学作为研究工具,希望能把拓扑学概念应用到物理学中。



    这是非常让人惊讶的方法。



    其他同行们甚至都认为他们是疯了,因为拓扑相变和拓扑相只存在于数学概念中。



    后来邓肯-霍尔丹和同事一起,证明了超导现象能够在低温下产生,并阐释了超导现象在较高温度下也能产生的机制--相变。



    这个研究帮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需要注意的是,邓肯-霍尔丹并非真正发现了超导的拓扑相变,而是采用拓扑学的方式,对于超导研究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



    他和同事一起做的大部分还是数学工作,并不是真正在超导内部发现了拓扑性质的改变。



    超导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就只是相关凝态物理的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主要是因为其运用拓扑学对于凝态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具有非常高的创新性,能够促进科学界对于材料现象进行多方位的理解。



    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引入拓扑学对于凝态物理的解释,对于研究材料科学发展是非常有价值。



    同样的,湮灭理论也是一种微观物理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王浩已经清楚湮灭力的表现形式,和超导内部的拓扑相变存在直接关系。



    在消化完任务的最新进展以后,王浩对马约尔也变得非常热情,他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湮灭理论。



    “湮灭力,就可以理解为引力在微观上的表现形式。”



   态物理的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主要是因为其运用拓扑学对于凝态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具有非常高的创新性,能够促进科学界对于材料现象进行多方位的理解。



    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引入拓扑学对于凝态物理的解释,对于研究材料科学发展是非常有价值。



    同样的,湮灭理论也是一种微观物理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王浩已经清楚湮灭力的表现形式,和超导内部的拓扑相变存在直接关系。



    在消化完任务的最新进展以后,王浩对马约尔也变得非常热情,他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湮灭理论。



    “湮灭力,就可以理解为引力在微观上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和粒子的作用,以往的物理解释都是,大质量物体能够对空间产生作用,这就是最基本的引力。”



    “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相信这是宇宙最基本的定律。”



    “哪怕是再微小的粒子,只要存在质量,就一定和空间的作用有关。”



    “……”



    在这个问题上,王浩连续说了很多,甚至是一些自己的思考,还有一些无法证明的内容。



    他甚至说起了自己构建的数学框架,只不过框架还没有达成,只有一些简单的逻辑。



    王浩表现得如此热情,也和马约尔到来的原因有关。



    马约尔是为了湮灭理论而来的,是希望找寻能够一种方法,来通过实验证明湮灭力的存在。



    这对于他很有好处。



    如果能通过实验证明一种全新的理论,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可以说已经近在眼前了。



    王浩也希望马约尔能够证明自己的理论。



    两人的目的是一致的。



    只可惜,在粒子相关的实验方面,王浩能想到和湮灭力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湮灭力参与的物理过程,就只有重子的衰变。



    这就像是正反科西超子的衰变一样。



    马约尔在重子衰变的方面,也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他和王浩一起讨论了很久。



    等时间过了两个小时,他们才不得不结束,因为下午王浩就要乘坐飞机返回西海了。



    两人一起走出了餐厅。



    马丁-海尔就在门口,他手里提着行李箱,明显也是要离开的样子,见到王浩和马约尔一起走出来,就挥手到了个招呼。



    马约尔挥了下走,转身迅速离开了。



    王浩则是走了过去,开口问道,“你要走了?回伦敦?”



    马丁-海尔道,“我先回奥第利,这次出门就当是度假了,我还有一周的假期。”



    “那还不错。”



    “你和马约尔很谈得来?”马丁-海尔道,“我昨天和其他人说,他们都担心你被拐去研究理论物理。”



    他说着强调一句,“马约尔可不怎么受欢迎。”



    “他成功了?”



    “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