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评审陈建林,王浩:报告要么造假,要么有人提供数据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是被逮捕了,学生就没人带了,我就想着也带带宝生,我不是材料计算专业的,但带着他一起实验,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就好。”



    “还是希望培养一下宝生,在合金研究上,他还是很有天赋的。”



    陈建林对徐宝生给予了肯定,随后又和王浩说了几句,才转到旁边的彭辉。



    彭辉则是理都没理他,轻哼一声转头就走开了。



    王浩也进去了。



    陈建林嘴角带笑的摇了摇头,但眉头却微微的皱了起来,他没有想到王浩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担任了项目的评审,也仔细琢磨起来。



    “王浩不知道倾向于谁,但大概率会偏向彭辉。”



    “即便多了他的一票,想要翻盘也很难,除非他能说服其他人。”



    “但是,可能吗?”



    他思考着,嘴角再次露出了自信的笑。



    这次是孤注一掷。



    他几乎用掉了自己绝大部分的人脉,才求到了这次的机会,不止关系到项目、收入,也关系到他自己是否能翻盘。



    只要能拿到这个项目,他就能重新掌控合金实验室,重新在东港大学有话语权,甚至可能还会更进一步。



    再过上几年,项目有了成果,或许还能重新去评院士。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



    上午十点钟。



    研究院的招标会议正式开始。



    正式会议就是在一个大厅里,参加的人有几十个,其中包括七名研究院的专家,四名武钢集团的人,再加上多出来的王浩,评审人数总计有十二人。



    会议还有研究院分管特定项目的人员参与,也包括一些行政相关的人员。



    当然也少不了两个主角,彭辉和陈建林。



    彭辉带着万益明来的;陈建林带的人也不多,只有徐宝生以及另一个研究员余勇。



    会议最开始就是王基铭做一个总结,“我们这个招标项目,针对的是强疲劳荷载环境用超强钢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这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招标的单位需要配合研究院的主方向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方向。”



    “横向资助经费,已经确定为七千三百万人民币,参与的机构分别是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研究实验室……”



    彭辉站起来挥了挥手。



    “以及东港大学的合金工程技术实验室。”



    陈建林也朝着其他人挥了挥手。



    “那么接下来项目会议就正式开始了,先请金属研究实验室的彭辉教授来做陈述。”



    彭辉手里拿着资料,站起来介绍道,“我们金属实验室完成国家重大项目,去年在β钛合金研究上,有了重大成果。”



    “针对现在的项目,我们有增强钢材强度的经验,在研究方面,我们主要考虑投入更多精力在于疲劳钢材的研制……”



    他详细说了起来。



    会议室的人都听着,王浩并没有认真的听,他仔细看着手里的两份申请报告。



    丁宗权则在旁边帮忙做着解释,“金属实验室的优势主要在于,对于增强钢材强度上有经验。”



    “其实他们这种经验就足够了,项目只是配合研究院的主方向研究,有一定创新性就可以。”



    “但是陈建林拿出的报告,优势实在太明显了,他们在疲劳载荷上有经验,而且有一定实验基础数据支持。”



    “我们已经仔细论证过,那些数据都是真实的,这个研究主要就是增强钢材的高强度疲劳载荷。”



    “陈建林的申请报告内容,更加贴近项目需求,正常来讲,肯定是和他们进行合作。”



    “但主要是合金实验室的问题,数据也很难说,具体是不是他们做的实验也不清楚。”



    王浩看着两份申请报告,再加上丁宗权的解释,也明白过来了。



    强疲劳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