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果发布,天文物理地震了!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时光飞逝。



    转眼间,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这天是国际湮灭理论研究组织的大日子,因为他们的叠加力场设备组装完成,并测试了一系列测试,开启设备后制造出来强湮灭力场。



    虽然受限于叠加力场(反重力场)强度以及电力供给、平衡调试等问题,所制造出的强湮灭力场也只有一片灰蒙蒙的表现,但只是做简单的验证,也能够确定是强湮灭力场了。以此为基础,只要再继续提升,稳定了以后肯定能制造出强度更高的强湮灭力场。



    这让组织里的每个人都非常的兴奋和期待,历经一年多时间,他们终于可以接触到,物理学最前沿的实验了。



    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恩波利—库博自然是非常开心的,只要能够制造出强湮灭力场,不止是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标志着组织的发展,以及他个人事业的更上一层楼。



    届时,国际湮灭理论研究组织,将会举办第一次大会,并被诸多国家认可,成为正式的国际学术研究组织。



    他也会担任第一任主—席职务。



    从一个实验室的部门主管,变成备受国际关注的学术组织主—席,绝对可以称作是个人事业发展的***了。



    恩波利—库博当然是非常兴奋的,他不止是对待组织的工作事物非常认真,也积极的接受了媒体记者采访,高度赞扬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准确的说,我们只花费了十一个月,就从无到有的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发生装置。」



    「这是我们的工作成果,凝聚着参与组织工作的学者、组织以及支持机构的心血.....」



    「它非常了不起,代表着未来物理研究方向,代表着人类科技未来方向。」



    「当然,对比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或许还存在着差距,但不是设备性能上的,而是我们才刚准备开始研究,而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也不用着急,每个人都这么认为。湮灭物理的研究,会是个百年工程,一切才刚刚开始,而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顶尖人才。」「我们有很多时间追上去,有很多很多时间,不需要太久.....」



    恩波利—库博思考着说了一个时间,「半年左右吧,我相信,就能赶上了。」



    「为什么?」



    「这需要原因吗?我举个例子,比如,一直到现在,他们有发表什么成果吗?」



    恩波利—库博很高兴,其他人也都非常期待,就连组织里倾向于和王浩的团队合作,并和恩波利—库博唱反调的尤拉伊—诺沃提尼,都难得接受了采访,并表示说,「我们都非常期待。」



    「灰暗空间、强湮灭力场,那会是难以置信的时刻!」尤拉伊—诺沃提尼只是简单说了几句,随后就继续投入到实验工作中。



    在国际湮灭理论研究组织外,最高兴的人就要属杜鲁克—本特了。



    杜鲁克—本特倡导成立湮灭理论研究组织,组织没有和王浩的团队合作,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发生装置,自然可以算做是他个人的政绩了。



    科技支持部门为此支付的几十亿美元账单,就直接被忽略不计了。



    毕竟,那只是纳税人的钱。



    最近几天时间里,杜鲁克—本特的公开演讲,以及公众场合和其他人的讨论,也一直谈着国际湮灭理论研究组织,「湮灭物理组织未来会贡献大量的理论和科技成果,会成为引导人类科技发展的风向标。」



    「他们的研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并影响到千千万万的行业.....」



    ..··



 


    在国际湮灭理论研究组织外,最高兴的人就要属杜鲁克—本特了。



    杜鲁克—本特倡导成立湮灭理论研究组织,组织没有和王浩的团队合作,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发生装置,自然可以算做是他个人的政绩了。



    科技支持部门为此支付的几十亿美元账单,就直接被忽略不计了。



    毕竟,那只是纳税人的钱。



    最近几天时间里,杜鲁克—本特的公开演讲,以及公众场合和其他人的讨论,也一直谈着国际湮灭理论研究组织,「湮灭物理组织未来会贡献大量的理论和科技成果,会成为引导人类科技发展的风向标。」



    「他们的研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并影响到千千万万的行业.....」



    ..··



    好多顶尖人士为湮灭理论研究组织站台发声,自然就会吸引大量媒体的报道。



    国际舆论上就能看到很多,诸如'湮灭理论超越种花家」、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会远远落后'、'恩波利会引导未来'之类的言论。



    当更多的人看到,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湮灭理论研究组织的动向,主要是关注他们是否能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西海大学。



    王浩整理着手头上的文件,也顺带扫了几眼新闻报道,注意到一些媒体谈到'湮灭物理组织赶超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心里都感觉有些好笑。



    赶超?什么就赶超了!



    他好笑的摇了摇头,扫了一眼系统任务,忍不住也有些兴奋-



    



    



    



    「灵感值已经超过100了,而且还能够继续增加,说明研究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些可挖掘的点。」



    「只是再想有成果就不容易了.....」



    王浩看着手里的资料,以及电脑里整理好的论文,还是决定先发表出来。



    以后再用成果就再发表好了。



    他分别联系了《中科院物理学刊》以及《自然》杂志进行投稿。



    这次依旧是中英文分别进行发表,中文由《中科院物理学刊》发布,英文由《自然》发布,他分别写了一封邮件约定了时间。



    很快。



    《中科院物理学刊》给了回复,确定了下一期以及快讯发布时间。



    《自然》杂志物理编辑部,是几个小时以后才看到邮件的,注意到邮件内容的是斯蒂芬—莱格特,物理编辑部很被看好的新人。



    斯蒂芬—莱格特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博士,毕业后还在光学研究中心工作过半年时间,后来感觉不太喜欢科研工作,就干脆聘任到《自然》杂志物理编辑部工作。



    一个年轻的新人,还是要由老人带一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