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瓷器中的法拉利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乔站起身,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件作品,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只见瓶口外撇,颈部短粗,瓶肩下垂,瓶颈两侧塑有象耳,整体造型沉稳大方、雍容华贵。

  外瓶采用珐琅彩绘制,图案以复杂精致的缠枝花纹为主,色彩鲜艳明媚。腹部有四个镂空的开光景窗,其图案是四季的花卉风景,采用镂空雕刻的手法,非常精巧。

  透过镂空景窗可以看到里面的内瓶,上面为粉彩绘制的婴戏图。一群可爱孩子有的骑马、有的举着伞盖、还有的在击鼓或提着灯笼,形象千姿百态。

  当内瓶转动的时候,画面上的孩子们仿佛拥有生命,纷纷活动起来。

  苏渊心头一震,没想到居然能见到国宝?突然恍然大悟道:“可惜是一件残器!”

  老乔长叹口气,看着转心瓶几处修补过的痕迹道:“这只转心瓶是千辛万苦收集而来,就算是残器也是三生有幸。”

  “颈部十二个的开窗中写有楷书的万年、甲子及篆书的10个天干名称,肩部写有篆书的12个地支名称。当颈部旋转的时候,颈部和肩部的两组开光对合变化,就可以组成一部万年历。”

  老乔满脸痴迷道:“我认为转心瓶绝对堪称别出心裁,巧夺天工!”

  苏渊点点头,怨不得对方说这种话,要知道转心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内瓶是一个独立个体,外瓶分为颈、腹和底座三个部分,其中腹部乃镂空,以便于观看内瓶的图画。

  需要分别把四部分烧制成型之后,先将内瓶套入外瓶之内,与外瓶的底座组合好,再用一种特制黏合剂把内瓶上沿与外瓶的颈部黏合。

  这样内瓶才可以随着外瓶自由旋转。当转动外瓶的瓶颈时,从外面看,内瓶上的画面就变得活灵活现。

  首先内外瓶的设计尺寸要合理,内瓶绘画位置要得当,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求烧成之后不能变形。

  如果比例尺寸稍有差池,就会导致无法组装或者转不起来。设计制作的很多方面,甚至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难以实现,很难想象在完全依靠手工制造的情况下,工匠是如何精确把握其尺寸和比例?

  苏渊眼中闪过各种场景,火眼金睛启动,读取全部工艺流程。要把外瓶底部制成鸡心状的钮,把内瓶底心做成鸡心状的槽,钮和槽要绝对吻合。

  尤其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率。稍稍不注意,造成钮和槽不吻合,即便前面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费。所以制作转瓶的代价十分大,往往是百里挑一。

  就算是顶级老把桩来烧窑,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但凡有百分之一的误差,就会前功尽弃,一败涂地。

  据清代记载,转心瓶存世十分稀少,只在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由御窑厂曾经先后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花费巨大,仅供皇帝赏玩之用。

  连好大喜功的乾隆都不舍得多烧一个,可见其花费之大,堪称奢华之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