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刀剑第一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顶级刀剑收藏家,跨国执行董事,早在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是亿万富豪。同时还是世界八大洋酒公司在国内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和惟一授权的洋酒鉴定师。

  知名兵器顾问,西洋古董手表首饰鉴赏家,拥有袖扣最多的玩家之一。还是多家收藏及时尚杂志的专栏作者,坚定的动物保护者,慈善晚会的常客。

  收藏刀剑三十年,足迹遍及欧美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成立拔刀斋刀剑论坛,现已发展为最专业的古兵器研究论坛。著有刀剑录一书,享誉整个东南亚。

  对于刀剑收藏爱好者来说,有两大圣地:一是故宫,二就是皇甫江的万剑山庄!

  两人回到大厅,喝茶聊天,沈焕文放下请帖,回忆道:“算起来我跟皇甫江已经有十年没有见面,早年也去过几次万剑山庄,他的父亲曾经是沈阳刀具厂的热处理和锻造专家。”

  “他曾经说过自己学的时候,和许多男孩一样痴迷武侠,电影里的李小龙、姿三四郎,金庸、古龙笔下的人物激发他很多美妙的想象。”

  “后来赚了钱,偶然在法国一个朋友的城堡中作客,主人向他展示阿拉伯弯刀及其他刀剑的收藏,按历史序列排下来的那种阵势让他备震撼不已,终于体会到兵器是一种收藏,也是一种文化。”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走刀剑收藏之路。开始的时候最喜欢那种外观漂亮、做工精致的工艺刀剑,然后喜欢西洋刀剑以及日武士刀。二十年前钟情于传统刀剑,这里面既有对自己文化的亲切感,也是因为他在收藏的精明和争强好胜。”

  苏渊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沈焕文喝口茶,笑道:“当时国外古董店里流行的都是西洋和武士刀,传统刀剑很便宜,而在国内更是小众偏门,基本没人收藏那些看去锈迹斑斑的玩意,更没有任何研究著作。”

  “我还记得十七八年前去农村,农民往往会抱出一大捆锈迹斑斑的出土刀剑,根本不用手去挑,随便用脚扒拉出一堆说要了。”

  “平均下来一根才十几块钱,随便都是明清古剑,而现在再去那里买东西,农民给出的报价几乎和苏富比拍卖行的出价一样,动辄几万几十万。”

  沈焕文感叹道:“我很佩服皇甫江对刀剑收藏的痴迷,一点不比咱们铸剑师差。十几年前最狂热的时候,走遍大江南北的文物店、旧货市场,每月经手的刀剑成百千。”

  “曾经用环球飞行方式展开收藏行动,大约一个星期,从广州出发,沿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港岛广州转一圈收购回九把古刀剑,其中包括一把心仪已久的波斯水纹大马士革长刃和一把明中期古剑。”

  “几十年的积累,在圈里已经形成强大信息网络,只要是世界主要古董市场的传统刀剑交易,都能在二十四小时内知道,无论品质还是来路,一清二楚。”

  “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别墅改名叫万剑山庄,效仿古龙的场景,如今收藏已经可媲美世界任何国立博物馆,还拥有除故宫博物院外最多的清代皇室刀剑。”

  苏渊点点头,对于皇甫江也是如雷贯耳,收藏只是一方面,最令人敬佩的还是对于刀剑的研究整理。

  特别是刀剑录,算是国内最早也是最全面的刀剑书籍,如同王世襄对于明式家具的贡献一样,算是苏渊的启蒙老师之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