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龙鳞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苏渊边说边亲身体会,对于他来说也是难得理论结合实践的经验,在五行术和相剑师的协助下,任何细节了然于胸,自然游刃有余。

  “最后是刃纹在刃缘处产生的微锯齿,也有利于提高锋利性。齿向与切割方向一致时,切入压力越小,刀刃才最锋利。”

  “马上要打磨剑尖了!”徐奎死死盯着苏渊的双手,剑尖对于打磨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的工艺。

  只见苏渊把剑尖放在左上角,与砥石成45度夹角位置。在刃磨左侧刀刃时,大拇指按于刀身上,其余四指握住剑把。

  刃磨右侧刀刃时大拇指按于刀背防滑槽的位置,食指按于剑身,其余三指握住。这种姿势可以更容易的固定宝剑刃磨角度。

  之所以采用单手握刀是因为使用双手时由于有两股力量作用于剑上,作用力不平衡而造成刀刃表面不平,易出现凸面。

  苏渊全神贯注,剑尖是关键位置,不能有丝毫马虎。深吸口气,双手用力均匀,不能轻手轻脚。如果感觉很顺滑,那就是剑刃的平面已经全部贴在砥石之上,此时效果最好。

  如果感觉涩,就说明剑刃只是部分接受打磨,需要停下动作,重新调整打磨角度,最好的办法是记住刀背和磨具之间的距离,然后边刃磨边慢慢前进,后退剑身,直至磨到刃的每个部分。

  “注意看师傅的无名指!”

  徐奎很快发现门道,低声提醒旁边的柳生惠美道:“虽然拇指和无名指的配合是最适合进行高精度手工作业,比如在摩托车油门控制,开保险柜,握棒球棍等等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中,但少不了无名指的参与辅助。”

  “你注意观察师傅的动作,主要是小臂的水平摆动,拇指和无名指自然配合时,砥石位置正好在小臂的延长线上,水平打磨要把动作上下位移控制在最小!”

  “这样才能尽量实现最终平面,而不是圆弧面,还有你看食指应该悬空,不要放在油石上,用心体会剑身反馈回来的手感,轻重缓急,存乎一心。”

  苏渊长松口气,终于完成第一遍整体打磨,听见徐奎的分析,笑道:“说的大致没错,但不要忽略小指的作用,基本上粗磨:微轻重轻微。中磨:微轻微。精磨:极微微极微。”

  徐奎跟柳生惠美赶紧站起身,深鞠一躬表示感谢,真传一句话,假传十万书。一句话点名刀剑研磨的真谛,让两人受益终身。

  “这是难道是”

  徐奎接过剑胚,看着第一遍打磨的效果,顿时大惊失色,不可思议道:“龙鳞纹!”

  柳生惠美赶紧走上前,盯着清澈如水的剑刃上隐隐约约出现的奇异纹理,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脱口而出道:“露陌刀花纹状如龙纹史称龙鳞!”

  曹丕典论载,丕为太子时,曾命国工精炼宝剑三枚,宝刀三枚、匕首两枚、露陌刀一枚,皆因姿订名。

  宝剑色似彩虹的便叫流采,宝刀文似灵龟的便叫灵宝,采似丹露的便叫含章。

  又造百辟露陌刀一,长三尺二寸,状如龙文,名曰龙鳞。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