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造纸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低地泥滩,便于引进海水,又不易让卤水下渗。

  这种地方,还是非常好找的。

  吕布带着一千多士兵,选好地址,先把房子搭建起来。

  然后再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了一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开始构建盐田。

  吕布先让人挖出一个个的蒸发池,将海水引入到蒸发池里面,等待日晒蒸发。

  等到日晒蒸发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将之倒入结晶池里面,继续日晒。

  趁着这个功夫,吕布带领工人们继续建造结晶池。

  在结晶池里面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容易,接着晒下去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候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成为母盐,可以从中提取多钟化工原料。

  当然了,这种母盐其实也就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食盐,里面含有很多种杂质,吃起来味道发苦发涩,颜色也不是纯白色。

  在东汉末年,晒出粗盐来就算完事了。

  但是在现代,晒出粗盐之后还有一道工序。

  那就是继续溶解,在溶液里面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学原料,去除杂质,再经过过滤之后可以得到沉淀和滤液。

  只有再加入稀盐酸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就可以得到纯净盐。

  这个过程在当时根本就没有可能被研究出来。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这个化学基础为零的年代,根本就没有推算出来的可能性。

  因为氯化钡这种物质,就必须要经过化学反应才能制作的出来,它不是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物质。

  不过好在氯化钡还算好生产,只需要用钡矿再加盐酸就可以得到。

  这个吕布当时也是跟着苏教授亲自做过实验的,因此生产氯化钡的过程算不上困难。

  至于氢氧化钠还有碳酸钠,俗称为火碱,这东西只要明白生产过程,也都好生产。

  足足用了半个多月的功夫,吕布才算将晒盐场这边的工序给搞定了,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下面人自己去做了。

  接下来就是要建造造纸厂了,现在造纸一般都是用竹子来造。

  这个周期就很长了,因为光是浸泡竹子就需要一百天的时间。

  浸泡完之后,还需要将竹子用力的锤洗,然后再进行蒸煮。

  而吕布现在准备用的材料,直接就用树类还有杂草等物就可以了。

  这个也不用放在池水里浸泡一百天,直接斩碎放到大锅里面蒸煮就可以。

  光是这一步,就大大提升了时间。

  蒸好之后,还需要再磨一遍,漂白,然后才可以进行制纸。

  在吕布的工序里面,漂白工序还有后面压制成型的工序,要比当时的工序领先了太多。

  当然了,制纸工序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吕布将基本的工序制作方法都安排完毕,厂房等建造起来了,只要根据吕布的工序去做,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忙活完这一切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这么过去了。

  吕布手上的传送门显示,已经可以用了。

  不过这边忙成一团,吕布现在根本就没工夫到现代来,只能向后推迟一段时间了,反正现代也没什么要紧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