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一苇渡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师傅,既是佛门之法,那我也能修习咯?我何时能学会这驭物之法?”慧空欣喜地问道。

  “哈哈哈哈……那就要看你的悟性,还有,我愿不愿意教咯!”竺僧朗哈哈一笑。

  “师傅,你……”

  就在师徒两人意气风发之时。忽听得江畔的茅山顶上传来数声浑厚清越的钟声。

  咚、咚咚!激越急促的钟声在水面回荡,连响了十二下。

  “师傅,这茅山的‘罗天大醮’结束了吗?怎么敲起钟来了。”慧空被这钟声一惊,好奇的问道。

  “你听,敲了十二下,看这方向这钟声又是来自天枢峰,是茅山掌门殡天的丧钟。”竺僧朗沉声说道。

  “丧……丧钟?”慧空惊讶的睁大了眼睛。“这茅山掌门天使好端端的怎么会殡天呢?”

  “诶,世事如云,诡秘波谲,浮生如寄,朝生夕死,谁又说得清下一刻的事情呢。”竺僧朗淡淡叹了一口气。

  “可是……师傅”慧空眉头深锁,疑惑的说道:“你明明就是提前预料到了吧,不然我们为什么要趁着大醮还没结束便提前离开呢。”

  “哈哈哈……慧空,我们佛门说‘过慧易夭’啊。”竺僧朗淡然一笑。

  “师傅既然提前预知了,为什么不警告茅山众人呢?”慧空不解的问道。

  “唉,有些事情,三言两语怎么和你说得清呢。现在佛道相争,玄门独大,禅门式微。茅山又是玄宗之首,现在他们自己内乱,动其根本,于我佛门乃是一线生机,我怎么能不趁早抽身呢。”竺僧朗淡淡说道。

  “可是师傅,您不是常说出家人慈悲为怀吗,见死不救的话……”

  “慧空,多嘴。”竺僧朗有点微恼的训斥道:“佛家也讲因果,他们茅山种下孽因,必得今日之果。岂是我能左右的……再说,我也不是一味袖手旁观,我还是帮他们茅山留下来一颗种子的。”

  竺僧朗神情凝重的说道。

  慧空还想再说点什么,可是见他师傅一脸严肃,便只得沉声不语了。

  “这些事情,日后你就明白了。现在大劫将至,我们自顾不暇,别人的内事,又何须我们插手。站稳了,那些观礼的乌合之众应该也要逃出来了,我们的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竺僧朗说着,掐指一指,那苇杆立时如同奔雷闪电一般在水面加速飞驰起来,朝着长江上游而去。

  慧空但听得耳边风声萧萧,两岸的山峦如同猛虎雄狮一般向后奔去,天光云影转瞬即逝。

  芦苇越来越快,风浪也越加癫狂,耳边破空有声。慧空惊惧不已,忙拉住竺僧朗问道:

  “师傅,我们的祖山不是在江北吗?为什么你不是直接过江,而是要溯流而上呢?”

  “傻孩子,中原大地,胡人蠢蠢欲动,马上就要生灵涂炭,哪还有我们的安身之地。我观洛阳王气已尽,朝廷衰竭之象已生,而江南尚为太平,建康王气上升,实为乱世避风之所,听闻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琅琊王司马睿皆是雄才大略之人,我要去拜访一番,为日后的局势走向辨一条明路。”

  竺僧朗目光炯炯,盯着前方江面镇定地说道。

  “我还以为师傅这次出山单纯只是为了赴‘罗天大醮’,原来师傅早有打算。”慧空紧张的盯着滔滔的水面,喃喃说道。

  “呵呵,我今日的苦心,日后你就会明白了。”竺僧朗说着,再次运劲,驱动芦苇更加迅疾的朝前而去。

  “师傅,你慢点啊,再要匡扶天下,也不急着这一时啊……”

  慧空颤抖的话音,淹没在呼啸的风声之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