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大明的恐怖国力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间歇性战事和抑制过度细分田地,还有移民屯垦,三大要素结合,让人口的恢复显得更加有序。最终二十五年里,关内汉地十八省的人口增长,大约达到了50%,也就是从六千万增长到了九千万。

  不过,考虑到东北关外地区的屯垦,让整个东北,包括辽东,也拥有了超过八百万人口。

  而扶桑的九州岛依然有三百多万人,加上虾夷和枯叶岛,还有对马和琉球,这五块总人口接近四百万征服九州后十几年里,人口只略微增长了十万,但人口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扶桑男性人口锐减,女人被汉人移民征服纳妾,所以扶桑人减少了八十多万,汉人增加了上百万

  而被大明征服的缅甸怒江尹洛瓦底江两江河谷平原地带,一共有四百余万人口,皎山、三宣六慰山区加起来近百万人。越南被大明征服后的的红河流域平原,也就是汉唐交趾故地,加上一直到越南南北分界的顺化等地,加起来也有三百余万人口。

  当地这些年人口之所以没有继续增长,也跟大明的清除心怀不轨的反抗异己有关。对于反抗者要慢慢肃清,然后把南方的汉人,尤其是广西和云南的汉人逐步移过去。

  最后,菲律宾地区经过六年的和平种田,当地原本也有大约二十多万祖籍福建、潮汕的汉人,在对仇视汉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帮凶土着进行清洗后,大量把勉强算是黄种人的土着女人抓来给汉人做妾,汉人人口恢复得也非常快。

  而郑成功为了压住当地人的不归王化倾向,六年里也从福建不沿海的武夷山区深处,又组织了这些年福建地区新增长的无田农民人口三十余万,移到吕宋岛。

  如此一来,刚从福建移过去的纯种新汉人,人口比例也超过了已经下南洋数代的老福建、潮汕人,确保他们对大明的认同进一步上升。

  而福建地区原本就多山少田,自古就很容易出现山区农村人口增长后田不够种的问题。要不然历朝历代福建人也不会那么容易下南洋或者移民全世界了。

  郑成功要组织人手去吕宋,完全不需要强迫,整个过程非常仁政。而且郑成功还自掏腰包,承担了移民的运费,不收他们渡海的船票,更是让福建贫农感恩戴德,觉得白白捞到了一个出去闯世界的机会。

  周边领地全部拿稳之后,东北八百万,扶桑五地四百万,东南亚一共八百万缅甸四百越南三百吕宋一百,加起来关外新占领土地上也拥有人口两千万,其中一半是汉人,剩下一半也都是被汉化的人,或者是异族被汉人征服占有的妇孺。

  如此,加上关内传统汉地十八省的九千万,大明疆土的总人口数量,也恢复到了一亿一千万。

  这个数字,大约是崇祯七年时的人口数字。当时李自成张献忠才第一波造反不成,纷纷诈降,天下人口的屠戮和灾荒死亡还没到最惨烈的时候。

  朱树人兜兜转转,在崇祯七年后四十年,总算又回到了当时的程度,但如今大明已经普及了玉米和土豆,还开发了东北的肥沃黑土地和东南亚的红河、尹洛瓦底江河谷平原。

  全国水利设施也大大提升了,而且灾害最严重最密集的年份也过去了,所以这同样的一亿一千万人,生存质量简直是天壤之别。

  人口增长的同时,人民还安居乐业,天下民心对大明的拥戴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这样的人心所向,更是大明未来动员力和稳定性的根本保障。

  这绝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有实打实证据的。因为崇祯七年时,天下田地统计,一共也就七亿多亩,而且实际上因为西北的连年灾荒,很多土地已经退化,只是存在于黄册上,实际没法种,辽东的土地也一直留在当时大明的账面上,实际上都落入敌手了。

  所以崇祯七年时,大明掌握的关内十八省,总共耕地面积,实际上只有六亿多,不到七亿亩。

  而原本历史上,清朝到了雍、乾年间的两次耕地普查,也就只有八亿多亩耕地。但考虑到清朝实际上比明朝多控制了一些西北地区,以及东北部分闯关东新产生的田地,所以关内开垦规p; 而福建地区原本就多山少田,自古就很容易出现山区农村人口增长后田不够种的问题。要不然历朝历代福建人也不会那么容易下南洋或者移民全世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