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拳打高丽!脚踢倭寇!【一更!】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咱这个吴王可不想要骑在百姓头上搜刮,自然不能太奢侈享受了,那都是民脂民膏啊!”

  “很不错,咱给大家提个醒,以后就得跟着七五这个节俭法过日子!”

  二姐夫李贞等人连忙称赞朱元章爱民节俭。

  朱元章等人又是绕着王府的前大殿转了一圈,随后又转过头来,走到了另外旁边的一处别院里。

  在这个别院里,工匠们正在建造一座高高的塔楼,而在塔楼的地上还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它有大概有一丈宽的模样,中间有一个圆圆的银白盘,上面标志着密密麻麻的黑点刻度,还有两根粗壮黑色的针状物被安装在圆盘的正中间。

  朱元章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便有些疑惑。

  “奇了怪了,这是个什么?咱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对于朱元章的这个疑问,二姐夫李贞也是一脸懵逼。

  他经主管经营商社等,对于这次奇怪的制造工艺,也是了解不多。

  而李善长等人,也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纷纷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

  这时候,旁边的刘伯温开口说话。

  “启禀吴王,这东西叫做时钟,乃是副帅命人制作的一种计时的工具!”

  “时钟?虽然没听过,但是咱知道这些东西,一定是七五的主意吧!”朱元章一边说着,一边露出很受用的笑容。

  刘伯温赶紧又继续解释道,“副帅说了,要把这个时钟安装在吴王府的最高端,这样一来,整个金陵城里,不管是能不能看到这个时钟,也都能够听到它传出去的钟声!”

  “副帅还说,他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根据这个时**同使用一个准确的计时!”

  刘伯温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对于这件事儿是充满了感慨,肯处处为百姓着想的朱瀚,让刘伯温发自内心的敬佩。

  其实,朱瀚早已经是打算在金陵城内修建一座钟楼,给金陵城内的百姓们做全天计时的工具。

  在朱瀚刚刚入金陵之后,红巾军的工匠们已经能够根据朱瀚的启发,能够制造出极为精确的擒纵器。

  在有了先进的擒纵器之后,再制作出来时钟就完全没有难度了的。

  金陵城内的这座时钟,是朱瀚亲自敲定,采用了最结实最坚固耐用的黄铜质表盘。

  而且这座钟楼并不仅仅是有计时的作用。

  朱瀚已经让手下的工匠在制作钟楼的时候,这个钟楼必须要有超乎寻常的高大雄伟,而且还要看起来富丽堂皇,让它成为金陵城成立的新坐标。

  朱瀚此举之目的,就是想着将来用这座钟楼的巍峨壮观,震慑那些来到金陵朝贡的异族外邦属国。

  从心理学上来说,高大巍峨的建筑能够让那些第一次接触他的人从心底发出对于精神上的震慑作用。

  这也是古代的罗马、古希腊等邦国,特别喜爱修建拥有高大柱子的神庙教堂等建筑的原因。

  根据历史记载,每当西方的那些蛮族见到古罗马城之后,很快就会被那些高大巍峨的城墙、万神庙等震惊。

  蛮族人们恐慌的跪在地上,向高大巍峨的表示自己的心理上的臣服。

  朱瀚就是打算把金陵城建设成为天下第一城!

  将来大明王朝的盛名!

  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威压四方,也应该是在人心上胜利。

  朱元章等人巡查完了建设当中的王府以后,刚刚走出王府的后花园,立刻就是遇到了前来送信的朱瀚使者。

  “启禀吴王!副帅,派下官前来请求援兵。”

  听到要援兵,朱元章一颗心,顿时有些紧张了起来。

  “难道七五遇到有什么危险吗?”

  “为何需要援兵?”

  朱元章连忙问道。

  使者连忙回答,“启禀吴王!副帅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只不过是副帅想要突袭高丽的都城开京!”

  “现在开京薄弱空虚,耽罗岛附近的高丽军队水陆军集结完毕,对耽罗岛虎视眈眈,副帅兵力不足,想让大王下令派镇江胡大海所部水师新军驰援。”

  听完了使者的话,朱元章到时立刻放下心来。

  “七五没有危险就好!”

  “那咱可就放心了!”

  朱元章长舒一口气说道。

  “至于派什么援兵,不用来金陵请示我的,七五完全可以直接去给胡大海下令就行!”朱元章继续说道。

  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听到朱元章的这句话,全都是为吴王与淮国公的兄弟亲情而欣慰。

  吴王朱元章和朱瀚兄弟的关系牢不可破,如此亲密,这就是他们将来能够所向披靡的一个巨大优势。

  朱元章立刻派出使者去往镇江。

  给胡大海下发调令,让他把镇江所有的水军全部出海北上,去耽罗岛支援朱瀚。

  得到命令的胡大海立刻就是高兴了起来。

  他对着儿子胡关注说道,“这下好了,老子带你们去立功!”

  “光看着他们一个个步军领赏升官儿,咱们水军可不能在镇江这里光知道吃喝,吃白饭那可不是俺老胡为人!”

  按照红巾军原本军制来说,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什么水军或者海军官制。

  所有的水陆军将领一律只用一种官职,也就是各地的都元帅、元帅、指挥和千户万户等等。

  而朱瀚对于胡大海等人在镇江扩建的水军寄予厚望。

  这可不仅仅是以后在长江内河上纵横的水军,而是要驶向远洋,向大海远洋开拓的海军。

  所以胡大海如今的官职,除了一个行军水军都督外,朱瀚在不久之前,给胡大海加了一个新的官职头衔。

  那就是龙兴军的海军上将军。

  作为红巾军唯一的海军上将军,胡大海在镇江拥有大概二十多艘大小战船。

  其中最大的战船是按照后世的四级风帆战略的标准建造,拥有38门大小火炮,其中有八门48磅重型炮,可以用来摧毁一切胆敢靠近的木制帆船。

  另外,连最六级风帆快船,朱瀚也下令配有十门短重炮,这些短重炮能够发射威力巨大的炮弹,可以在五十步的距离上,把一艘普通的硬木帆船比轰的稀碎,像是高丽水军那些用来传统水战的船只,根本就不是这些火炮战舰的对手。

  而且这些镇江船坞生产的制造的风帆战舰,在质量上远比朱瀚第一批建造的那些风帆战舰要好得多。

  毕竟苏州周氏家族是百年的豪强,他们家族船坞囤积的木材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材料,而且还有江南最好的造船工匠。

  除了二十多艘最新造的风帆战船之外,胡大海还在镇江征集了大大小小五十多艘商船,用来携带舰队随行的弹药补给和粮食等辎重。

  如此一来,将近百艘战船在长江入海口遮天蔽日,片片白帆向着茫茫东海飞驰而去。

  此时,天气已经是进入了深秋,海面上的风向也是刮起了西北风,红巾军战舰逆着风向走着之字形路线,一路北进。

  很快,胡大海率军就按照海图指引抵达了耽罗岛。

  而此时的耽罗岛上,朱瀚从山东调集的七个卫所兵马也已经是集结完毕。

  总共人数差不多有一万人左右。

  再加上胡大海带来的这水军,朱瀚如今已经有了三万军队,其中一万水陆军队留守耽罗岛。

  此时耽罗岛上的居民,全都是高丽人为主。

  他们是高丽人,那就得多留些人手防备内部叛乱。

  至于水军,除了担负沿海的警戒,还有运输作用之外,那就是要全力防备隔海相望的高丽水军。

  在见到朱瀚后,胡大海立刻就是兴奋了啊。

  “副帅,末将把水军给您带来了!”

  “恭请副帅检阅!”

  朱瀚站在岸边,看着海面上的一艘艘强大的战舰,心中不禁涌起万丈豪情。

  自己这一支舰队在手,算是真的有一支海军了啊!

  红巾军调兵遣将向耽罗岛增援的消息,很快就是传到了高丽。

  高丽大将崔莹获知情报后,立刻向高丽王王祺禀报,想要趁红巾军立足未稳向耽罗岛渡海发起偷袭。

  不过,在这关键时刻,高丽王王祺和一众官员们,却是有些害怕偷袭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