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直捣黄龙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景川侯曹震被朱桂说得无言以对,确实,单从军事角度上来说,朱桂说得很有道理,他去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增加全军的士气,为战斗增添不少胜算。

  但是,作为肃藩的将领,他又怎么能让藩王去冒险呢?于是,便又向朱桂抱了一拳,吞吞吐吐地说道:“可是,可是.....”

  “不要再说了。”朱桂知道他们担心什么,无非就是自己的安全吗?可是,话说回来,打仗哪有不冒风险的?

  他要是想当一个平安富贵的王爷,早就去大同了,来这河西干什么?

  再者说了,危险和安全都是相对的,老是守在家里不肯出来,看似很安全,但是,等人家发展起来了再去平推你,那不就是最大的危险吗?

  所以,人需要谨慎,但是不能畏手畏脚,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出手,绝对不能含糊。

  于是,朱桂便不再废话,沉着脸,虎目一扫,用威严的语气说道:“昔日李靖率领三千铁骑就可以直捣突厥王庭,寡人现在有四千骑兵,怎么会害怕一个小小的冷湖?

  况且,寡人身边还有阿拉腾这个向导,他对这一带的地形水文颇为熟悉,有他给寡人指路,寡人一定可以顺利地抵达冷湖,为我肃藩建功立业。

  我华夏男儿自冠军侯以下,能守边塞者多如牛毛,而深入敢战者犹如凤毛麟角,寡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肃藩的男儿。

  昔日冠军侯的雄风犹在,寡人迟早会带着他们横扫大漠,建立彪炳史册的功勋。”

  说罢,又提高嗓音,用不容冒犯的威严的语气说道:“众将听令,依令行事,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话说到这个份上,景川侯曹震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和其他的肃藩大小文武一齐抱拳行礼道:“末将遵命!”

  安排好军中大小事务之后,朱桂便带着孟德及其手下的四千铁骑出发了,当然了,朱桂肯定没有忘记阿拉腾。

  这个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人质那么简单了,而是成了他的向导,要想在大漠中行军,向导是必不可要少的人,他们有时候比几千甚至几万大军还要重要。

  众所周知,在大漠中行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了,朱桂为了保证行军的速度,这次是轻装前进,肯定没有带多少水,如果找不到水源,别说攻打人家的冷湖了,估计最后渴都能把自己渴死。

  而阿拉腾这个人也比较重要,他是青海王妃忽兰的弟弟,也是他们的高级干部,对青海的情况可以说是了若指掌,青海哪里兵多,哪里兵少,哪里可以搞到补给,哪里的路好走,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所以,带上他就可以少带不少辎重,一路烧杀抢掠过去,以战养战,这就是霍去病能够纵横大漠的窍门儿。

  要知道,霍去病的军队里是有很多匈奴人的,甚至有考证说已经达到了一半左右,这些人熟悉匈奴的情况,带着他们打匈奴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当然,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霍去病确实是一个领军打仗的天才,带着匈奴人去打匈奴人,不说别的,单说这一份统御能力,就不是常人能够相比的。

  时间紧迫,朱桂给曹震留下来几个阿拉腾的随从做向导,然后便带着四千铁骑出发了。

  看着朱桂等人飞马驰奔扬起的灰尘,曹震淡淡地命令道:“指挥使张必先!”

  张必先站出班来朗声应道:“末将在,请君侯吩咐。”

  曹震沉着脸,脸色犹如冬天的寒冰一样严峻,道:“命你率领剩下的六千骑兵先行,到了海西城后,不要急着发起进攻,而是要在外围骚扰敌军,主要攻击他们的粮草辎重,迟滞他们的进攻速度,等待本将军率大军赶到,再一举击溃拔都。”

  张必先知道事态紧急,不敢多耽误,便向景川侯曹震抱拳行了一个军礼,朗声答道:“末将领命!”

  此时,早已经甩开大军几百里的朱桂脸上布满了一层风尘,他这完全就是效仿霍去病的打法。

  游牧民族虽然擅长骑射,人人皆兵,但是也是有他的弱点的,那就是居住分散,没有什么像样的城郭。

  如此以来,便给了敢于深入作战的勇士们一个绝好的机会,率领大军可以随机攻取他们一处地方,打完就走,让你抓不着踪迹,最后不仅把你的后方搅和的一团糟,还让你死活抓不着踪迹,你说气不气?

  当然,他敢这么干除了自己率领的都是汉军的精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部队里有很多匈奴的向导。

  这些匈奴人知道大漠的地形,也知道匈奴人的居住情况,哪里人多,哪里人少,完全就是一张张大漠的活地图,正因为有了他们,霍几万大军还要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