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拜老朱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管朱桂去河西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朱柍来说,自己的这位兄长的举动都是救了他,都是帮了他的忙。

  于是,在朱桂大婚的这一天,朱柍特意隆重装扮了一番,然后端着一杯酒前来给朱桂敬酒。

  由于有郭惠妃的保护,朱桂并没有喝多少酒,再加上他对朱柍的印象还不错,所以兄弟二人便在此喝了一大杯。

  就在这时,朱桂却听见一个小孩子的声音说道:“十三叔,小侄也敬你一杯。祝十三叔和十三婶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朱桂扭头一看,来向他敬酒的竟然是朱棣的二儿子,后来随着朱棣靖难,屡立战功的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此时只有十三岁,却已经生的孔武有力,只不过,他这个人品性狡诈,不太为朱元璋喜欢。

  朱桂到底是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对朱高煦这种十岁就开始喝酒的行为多少是有些抵触心里的。

  见朱高煦端着酒杯过来,朱桂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脚踹到了他的屁股上,骂道:“滚一边去,小小年纪喝什么酒,等你长大了再说。”

  朱高煦揉了揉屁股,一脸哀怨地看了看朱桂,这时候,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小胖子走了过来,一把把他拉了回去,道:“二弟,长辈们的事轮不到咱们晚辈掺和,你赶紧给我过来坐好,好好吃你的席。”

  说罢,还向朱桂作了一揖,非常有礼貌。

  这个小胖子朱桂也认识,他便是燕王朱棣的长子,此时也已经被老朱册立为燕王世子,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不错,再加上,他确实是很有礼貌,为人也很宽厚,朱桂对他的印象不错,便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他带着弟弟回到自己的席间。

  众人又闹了半个来时辰,便在老朱的旨意之下渐渐地散去了。

  老朱是过来人,知道自己的儿子现在肯定急着入洞房,所以等席吃的差不多了就把人都给他轰走了。

  众人都走之后,朱元璋带着郭惠妃和郭宁妃等一众嫔妃来到朱桂的跟前,给他整了整衣衫,笑道:“还不错,像个新郎官的样子。”

  朱桂讪讪一笑,向老朱拱了拱手,道:“多谢父皇恩典,这都是父皇赐的姻缘。”

  朱元璋看着已经长大成亲的儿子,心里颇为欣慰,已经雪白的胡子微微一扬,道:“成了亲,就是大人了。以后可不许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了。否则的话,不光咱和你娘为你担心,你的婆娘也会为你担心。

  记住,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以后要干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家人的意见,明白了吗?”

  朱桂心里一暖,他知道,老朱这个人对他们兄弟几个虽然颇为严厉,但是骨子里其实是最疼爱他们的,便向老朱郑重地作了一揖,道:“儿臣记住了,多谢父皇教诲。”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咱再教你最后一句话。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事情,记得写信来问咱,也可以向你娘和其他的长辈请教,切不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可莽撞行事,记住了吗?”

  前一世的朱桂就经常被自己的父亲这样唠叨,没想到这一世穿越成了藩王,有了一个皇帝老子,他还是这么唠叨,这个世界上的父爱,大抵都是一样的吧。

  不管是皇家的还是平民的。

  朱桂心里颇为感动,若说这个世界上谁肯无条件地对他好,怕是也就这几个人了吧,便又深深地向朱元璋作了一揖,道:“是,儿子都记住了。请爹放心,儿子不会再任性胡为,让你和娘担心了。”

  听到“爹”这个字,朱元璋心里也是一暖,这孩子已经好几年没有这么称呼过他了,父皇这个词虽然尊贵,但是哪有喊爹亲啊。

  朱元璋是一代雄主,自然不会像寻常百姓那样轻易地流露自己的感情,又拍了拍朱桂的肩膀,淡淡地说道:“咱走了,回去陪你媳妇儿去吧。”

  朱桂将朱元璋一行人送到门口,又向他拱手作了一揖,恭敬地说道:“爹,娘,你们慢点。”

  朱元璋“嗯”了一声,也没有多说什么,便带着他的几个妃子坐上了回宫的轿子。

  终于可以和妙莐单独相处了。

  朱桂心里不由地升起一丝小雀跃,迈着欢快的步子回到了洞房。

  洞房里,徐妙莐还端坐在婚床上,头上盖着红盖头。

  朱桂走到她的跟前,本能地想去用手掀她的盖头,不想此时却听见徐妙莐的贴身丫鬟莲儿说道:“王爷,不能用手,得用银挑子。”

  “哦。寡人忘了。”朱桂刚才一时激动,确实忘了这个事,红盖头哪有用手掀的,都是用挑子挑,电视上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于是,朱桂从莲儿手里接过银挑子,缓缓地挑开了徐妙莐的盖头。

  虽然他早就见过徐妙莐,但是身着嫁衣,化着精致妆容的徐妙莐比之前不知道美艳了多少倍。

  朱桂一时愣在了那里,感觉时间都凝固了。

&e考虑家人的意见,明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