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送入洞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时,通赞傅友德又喊道:“启轿,新人起。”

  轿帘子随即被掀了起来,一时间一股凉风进来,已经快被捂熟了的徐妙莐轻轻地舒了一口气,顿感神情轻松。

  这时候,新娘就可以动了。在路上僵做了一路的徐妙莐终于可以轻轻地扭动一下腰肢,然后扶着喜娘的胳膊缓缓地站起身来。

  哎呦喂,这婚结的真是遭罪啊。徐妙莐不由地在心里暗暗地吐槽了一句。

  引赞任亨泰接着高唱道:“新郎搭躬!”

  工具人朱桂赶紧向徐妙莐作了一揖,然后拱手延请自己的新娘,喜娘便将徐妙莐手中扎着一个大红绣球的红绸子,递给朱桂一端。

  随后,还是引赞任亨泰高唱道:“新郎新娘请直入花堂前。”

  此时,朱桂和徐妙莐便一人拉着那个大红绸子的一端,男左女右,沿着地上早已经铺好的长长的红地毯,进了肃王府的大门,然后往正堂走去。

  新郎的迎亲队伍和新娘家的送亲队伍便拥簇在一队新人的两侧,众人一起兴高采烈地向正堂走去。

  肃王府的正堂前已经布置好了香烛,陈列祖先牌位。摆上了粮斗,粮斗里装着五谷杂粮、花生、红枣,上面贴了双喜字,一片红红火火的气象。

  引赞任亨泰接着高唱道:“新郎新娘就位了。”

  一并沦为工具人的朱桂和徐妙莐便闻言乖乖地站在了供桌前面。

  此时,通赞傅友德再唱道:“新郎新娘进香。”

  随后,就有旁人给了朱桂两束香,朱桂就着蜡烛点燃了香,然后分给了徐妙莐一支。

  二位新人准备就绪之后,引赞任亨泰再接着高唱道:“新郎新娘跪,献香。”

  工具人朱桂和徐妙莐便依着引赞任亨泰的话跪到祖先的牌位跟前。

  通赞傅友德接着高声唱道:“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二位新人依照通赞的话磕了三个响头,拜了天地和祖先。

  接紧着,通赞傅友德再高喊道:“二拜高堂!”

  二位新人便又给坐在上首正座上的朱元璋和郭惠妃磕了三个头。

  老朱今天没有穿龙袍,他和郭惠妃一样,穿的都是公公婆婆迎亲时的喜服,夫妻者,人之大伦也。

  结婚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在这一天,皇帝和百姓都是一样的,都得按照周朝时传下来的规矩办。

  否则的话,就会被人家视为无礼之人,闹了笑话。

  自古以来,娶媳妇和嫁闺女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和徐妙莐家里人的那番哭哭戚戚的样子不同,老朱和郭惠妃此时可是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虽然已经参加过多位儿子的婚礼了,但是老朱在今天还是格外开心,咱小时候,就只有一个愿望,好好地给地主家干活,等攒够了钱,也让爹娘和村里的长辈们给咱办一个惹人闹闹的婚礼。

  但是,这个简单的愿望竟然实现不了。

  所以,老朱现在是特别喜欢给儿子们办婚礼,这大概是每个父亲的通病,自己小时候实现不了的愿望,就愿意让儿子替自己实现。

  郭惠妃自然更是高兴,他生的第一个儿子蜀王朱椿和两个女儿都已经结婚了,现在再把朱桂打发了,再过几年,再把朱橞一打发,他这个当娘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心里颇有成就感啊。

  “夫妻对拜。”通赞傅友德又一次高唱道。

  朱桂和徐妙莐便转过身来,面对面地跪着,互相三叩首。

  自此,缘定三生。

  “礼成,送入洞房。”这一刻,繁琐的婚礼仪式算是正式告成,朱桂和徐妙莐算是正式结婚了。

  从此,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被这一根红绳绑在了一起,成了彼此之间最为亲近的人,再也不能分开。

  随后,两个小丫鬟捧着龙凤花烛在前面导行,朱桂执彩绸子的一端牵着徐妙莐进入洞房。

  通向洞房的红地毯上,却铺着五只麻袋,朱桂和徐妙莐的脚,都必须踩着麻袋行走。

  等他们踏过一只,男方的几个喜娘便将那只麻袋传接于前,接着铺在红地毯上,这个寓意是传宗接代,也有五代见面的意思。

  等到把徐妙莐送到洞房之后,朱桂总算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前世的他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也给朋友的婚礼帮过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