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洛阳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日落西山,太阳公公还有半张脸挂在西边的天空,洒落着暖暖的金黄色光辉,好像要把整个大地都染成金黄色一般......

  吁~~

  洛阳城城门外这时也迎来了一行人,为首的是一名白衣少年;身后是两名穿着盔甲的将士和一名红衣的人;最后面也全是统一服饰,全部都是红衣;一行人共二十余人。

  这一行人正是从嵩山附近快马加鞭赶来洛阳的刘琦等人,经过一天,才在还有半柱香就要关闭城门的时候赶到这里。

  洛阳城作为帝都的存在,也不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城池所能够相比的,就算还有半柱香的时间关闭城门,可是进出城门的百姓还是非常的多。

  还有一条官府的专属通道,能够看到一些大老爷坐在轿子当中,让人抬着轿子走官府通道,根本就不需要排队接受检查什么的。

  刘琦带着众人赶到洛阳城门外,便翻身下马,腰间的佩刀也取下放在马背上挂着,并没有去走官府通道。

  一来,他并没有官职在身,其余人也一样;二来,他虽然有着刘表的长子的身份,可是他这次是以自己的名义来洛阳的;三来,他不是原来的刘琦,也不是什么的纨绔弟子;就这三点,就已经没有理由去走官府通道。

  牵着马,带着众人来到进城的百姓后面,安安分分的排起了队,等待进城。

  黄忠等人知道刘琦的身份,虽然有点不解刘琦怎么不走官府通道进城,可也没有去询问,还暗中的点了点头,同样是把武器挂在马背上,翻身下马,牵着战马排在刘琦的身后。

  刘琦一边牵着战马,随着缓慢进城百姓的步伐,慢慢的向城门靠近,一边观察着洛阳城。

  洛阳城,举世闻名世界级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唐末、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的都城。

  东汉洛阳城位于东周王城的故址,在后世的洛阳市东15公里白马寺以东,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西汉以洛阳为陪都,曾在此建造宫殿,东汉开国后建都于此。东汉洛阳城南北长九里七十步,东西宽六里十步,通称“九六城”,平面为长方形,有12座城门。

  城的总体布局是在纵向轴线上,依西汉旧宫经营南北二宫,两宫相距一里,其间以三条复道相连。南宫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北宫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以后又陆续添建东西二宫。主要宫殿在南宫,规模较西汉长安的宫殿为小。主要官署设在南宫附近,太庙等祭祀建筑划在城南。全城有街道24条,大致为方格网形,分划出100多个闾里。街道两侧种植栗、梓、桐等行道树。

  如今的洛阳城城墙上面大汉的旗帜招展,将士手执长枪,挺直着身躯,在城墙上站着,遥望着远方的情况,也时不时观察城门下面的情况。

  金黄色的关辉照射在痕迹斑斑的城墙上面,也在表明洛阳城经历过的磨难,经历了无数时光的风吹雨打,同样证明洛阳城的坚固,这里面应该也有每个朝代在洛阳建都的时候,都会去修复洛阳城的城墙,不然经历那么多的变故,洛阳城早就线上,依西汉旧宫经营南北二宫,两宫相距一里,其间以三条复道相连。南宫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北宫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以后又陆续添建东西二宫。主要宫殿在南宫,规模较西汉长安的宫殿为小。主要官署设在南宫附近,太庙等祭祀建筑划在城南。全城有街道24条,大致为方格网形,分划出100多个闾里。街道两侧种植栗、梓、桐等行道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