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1 章 山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毕竟,无论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超过三百人的小村子,还是一个连唯一的“二星级”宾馆那星星都是的老板随手画的这么一个小镇子,想要供给整个剧组一百多号人未来四个月的吃饭住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C娱乐有被多个剧组认证过的完备后勤系统,在投资了大燎寨之后,他们不仅平地起高楼,还为这个剧组配置了两名随组医生和一男一女两名护士。

  去年九月,池谨文在建筑项目开工的时候来到了这里,不仅看了镇上的生活环境,还直接上山看了那个村子,回来后光是“生活小贴士”就给池迟准备了整整三千字。

  这点小小的纪念品对于他来说不过是顺手为之的。

  中午吃的是村子里专门为剧组准备的接风宴,六只大羊、十只鸡炖在好几家的大灶上,各家招待几位工作人员吃饭,就能去那些炖羊的人家取肉,宫行书也让剧组的车拉来了一些平原产的蔬菜,白菜萝卜让村里的妇人们蒸蒸炒炒,就凑出了一顿下饭菜。新笔趣阁

  这个村子里的人是真穷,不,说穷也不对,应该说,他们的生活过于闭塞,可是他们很热情,尤其是来帮着村长家里做饭的两个女孩子,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看着池迟的年纪小,她们都偷空跑过来看着她,乌溜溜的眼睛小心地看着池迟身上的穿着,然后她们会笑着夸池迟好看。

  也是她们告诉池迟,那位六十多岁的老村长从三四天之前就开始每天带着人拿着铲子去清理山路上的积雪。

  “未来几个月,我将生活在一个有着属于它自己迫切渴求的村子里,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都习惯于贫穷,又渴望着能摆脱贫穷,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电影中的大燎寨是相似的,大燎寨里的人们也是习惯了战争年代随时有流血和死亡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和平能够早点降临。

  我希望这种相似的气质能够更好地让我在这场电影中有所发挥和突破。”

  书写于本子上的字迹和平常一样的工整流畅,池迟写完了之后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脑袋。

  今天为了照顾他们这些人早起赶路的辛苦,剧组早早从山上下来了,设备被他们留在了村子里,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从明天开始,绝大多数人将坐在两辆大巴车里,每天早上五点半出发,迎着寒风,翻山越岭去拍戏,还要七点之前到达村子里,八点正式开始拍摄,下午五点收工,晚上七点回到镇上休息。

  早饭和晚饭都在镇上的驻地里解决,午饭由C娱乐的后勤组准备。

  这大概是整个艰苦的拍摄环境中唯一让人觉得心里安慰的事情了。

  第一天正式开始拍摄的第一场戏是一群男人的戏份。

  刚刚结束了一单“买卖”的土匪们回到村子里开始坐地分赃,插科打诨,顺便引出了卫从武从山外头找读书人回来教村里人识字的事儿。

  鉴于宫行书是自导自演,这场戏到底拍的好不好,应该是由宫行书这个演的人自己说的算,以前他也确实是这么干的,这次,他改了主意。

  “你看,这是这场戏的分镜,一会儿我们就从那走进屋子里,然后开始说台词,你要是觉得行,我们就过了,你要是觉得不行,我们就重拍。”

  原本坐在远处石墩上看台词的池迟被宫行书推到了导演席上坐下,剧本被宫行书抽掉了,换成了他绘制的分镜,以及一个扩声器。

  池迟脸上终于不再是一脸茫然了,她换成了一脸的“你在逗我”。

  “这是分镜?”

  穿着小碎花棉袄梳着大辫子的女演员抖了抖自己手里的那张纸。

  “对啊,分镜这个东西能说明白戏怎么拍就行了。”

  可是对着六个不明所以的火柴人谁能违心说出来它能让人知道电影该怎么拍?

  如果这种东西也能叫分镜的话,那池迟在笔记本里画的那些场景复原图大概就是清明上河图了。

  “行了行了,你就坐着看着吧啊。”

  宫行书居然被池迟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那张“分镜”让他叠吧叠吧往兜里一塞就当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我拍戏的时候你不会也给我这种分镜看吧?”

  “你这么聪明,不用看分镜,我一说你就明白怎么拍。”宫行书对池迟眨了眨眼。

  “不是,我是觉得我要是看了,就更不会拍了。”

  双手抱胸往导演座上一缩,村姑上五点半出发,迎着寒风,翻山越岭去拍戏,还要七点之前到达村子里,八点正式开始拍摄,下午五点收工,晚上七点回到镇上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