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张牧之来信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恒吸口气,正色道:“传我命令,从一团再抽调五百人,由张小奎任团长,前往康城,为马县长站队。再令,驻扎阳江之一团,驻扎鹅城之二团,驻扎康城之三团,各自募兵,每个团,我都要拉出两千人的规模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总之一句话,快速壮大队伍。”

  说完,张恒又告诫道:“为保证忠诚度,营,连,排,班,这四级的长官只能由姓张的人来做,外人,短时间内最多给他副职,明白没有?”

  “明白。”

  张振天先是点头,随后又有些迟疑:“族长,小奎是不是太小了,还不到二十,让他当团长能服众吗?”

  “为什么不能?”

  “你要明白,我们的军队,不是正统意义上的军队,而是宗族私军。”

  “下面的大小军官都姓张,他们玩枪的手法,还是小奎他爸教的,不服,一个个的才吃几天饱饭,不服就来找我,我看哪个兔崽子敢。”

  张恒往桌子上重重一拍。

  随后几日。

  随着书信往来,一个团变三个团。

  分别由张振虎,张牧之,张小奎为团长,镇守阳江,鹅城,康城三县,三县一体,连成一线。

  同一时间,张恒又开始大肆买地,半个月下来,就在四县之内买了三万亩良田回来,开始种植他从现代带来的高产粮种。

  另一方面,他还开始购买商铺,开设粮店。

  如今遭逢乱世,粮食是能与黄金划等号的硬通货,手上有粮,能做的事就太多了。

  至于办厂方面,他也在细细谋划。

  阳江等地矿产并不丰富,铁厂,钢厂,兵工厂,肯定没戏。

  从现弄技术,生产青霉素,这个也不靠谱。

  远了不说,青霉素这种东西,一经问世就是划时代的产物。

  别说他只有三个团,就是有三个军,恐怕也守不住青霉素的技术配方,弄这个死路一条,白白给人做嫁衣。

  最后思前想后。

  张恒终于知道自己该生产什么了。

  尼龙丝袜。

  1937年,杜帮公司的一位化学师偶然发现煤焦油,空气与水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融化后能拉出一种坚硬、耐磨、纤细并灵活的细丝,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并引领了丝袜浪潮的尼龙纤维。

  第一批尼龙丝袜于1940年5月5日上市销售,第一天就卖出7万多双。

  后期进入抗战年代,南国向美利坚方面讨要物资时,就明确标注了三大件:丝袜,雪茄,还有发膏。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丝袜雪茄的没有,抗战的不能。

  没这几样东西,就不能打仗,你说这需求得有多旺盛。

  “每个人都有两条胳膊,两条腿。”

  “我的右手是道术,左手是民团。”

  “右腿良田与粮店,左腿便是工厂。”

  “靠山就更简单了,修道方面,我有茅山作为后盾。”

  “再加上有传送门作为依仗,遇到危险随时能返回现实,我他妈怕谁啊,我连我媳妇都不怕额,我没有媳妇。”

  想到这。

  张恒不等再想下去,孙嬷嬷敲响了房门:“老爷,徐真人让人来传话说,让您晚上过去一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