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梅子黄时雨 第87章 哪里有什么齐王宝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年前,倭寇进攻宁海,以周边乡郡百姓相逼,迫使宁海开城门投降,宁海守备不忍百姓被残杀,结果放倭寇进城,却导致了宁海屠杀,一夜之间血流成河。

  第二日,倭寇抢满了财货扬长而去,宁海守备畏罪自杀。自那时起,明军与倭寇作战,再也没动过妇人之仁,只求杀敌,不留活口。

  加藤喊声越来越小,没过多久,失血过多,昏死过去。张元敬在心口又补了一刀,确定死的不能再死,这才挖坑将尸体淹埋。

  我琢磨着,封万里的十日之约已过去六日,如今已离扬州几百里,他应该追不上我了,却不知徐若男能否躲过他的追捕。

  正寻思着跟两人告辞,前往松江与徐若男汇合,张元敬道,苏兄弟,你偷了账本,为我大明朝廷立了大功,我想请你随我们一起去见俞将军。

  我正要推辞,忽然问道,你说的是可是俞大猷将军?

  张元敬道,正是。

  怎么会这么巧?

  张元敬呵呵一笑,我们正是得知他们行动路线,才故意在洋口镇被抓上贼船的。

  我恍然,原来如此。

  俞大猷如今是江浙副总兵,备倭总指挥,不仅在江浙一带,就连在北方,也赫赫有名。若能够得见此人,也不虚此行啊!

  来到海门府衙时,已经入夜,张元敬、赵子理进去汇报,小半时辰后,才喊我入内。

  内堂之内,点着松香,房内点着十几盏油灯,将房内照的灯火通明,墙壁之上,挂着一张江浙军防图。除了张元敬、赵子理,房内还有三个人。

  我一进去,三人同时打量着我。

  为一人年纪五十余岁,国字脸,相貌堂堂,身材不高。身上散出一股久居上位之人不怒自威的气势,不过他眉宇间却有些疲倦之意,旁边站着两人,一文一武,各有风度。

  按朝廷规制,我品秩最低,应给众人下跪,不过我又不愿意下跪,于是按江湖规矩,拱手抱拳道,苏犹在,参见俞将军。

  此言一出,三人哈哈大笑。

  我莫名其妙的望着众人。

  赵子理笑道,苏捕头,这位不是俞大猷将军,站在你身前的这位,是江浙总督兼巡抚,胡宗宪胡部堂!

  我啊了一声,装作懊恼状,原来是胡宗宪胡大人,您主持的康熙来了,我每一集都有看啊。

  胡宗宪满脸疑惑道,什么?

  旁边那文官道,放肆,部堂大人的名讳是你直呼的嘛?

  在大明朝,各衙署之长官因在衙署之大堂上处理公务,所以称为部堂,当然各省总督一般都兼兵部尚书、侍郎之职,称呼部堂也不为过。巡抚则成为中丞大人,一般来说,职务称呼,就高不就低。

  我挠挠头,说,大人,我是江湖中人,朝廷的规矩我可不懂。

  那文官道,你不是六扇门捕头嘛,怎么又是江湖中人?

  我说大人您有所不知,我是六扇门江湖司的,说是官府中人,实行江湖中事,失礼之处,还勿见怪。

  胡宗宪笑道,算了,别计较这些了。听元敬说,这次在倭寇船上,是你用计偷了中出的账本?

  我连将当时情景与众人复述了一遍,当然适当的添油加醋也是可以理解的。

  胡宗宪听我说完,向旁边那武将使了个眼色,那武将扬手向我抓了过来我,我见状,连施展轻功,一个螺旋,躲了过去,惊道,大人,您这是何意?

  胡宗宪哈哈笑道,难怪能偷来账本,竟是盗门中人。

  我心中一凛,心说坏了,竟被人一个照面识破了身份。我说你怎么知道?

  胡宗宪道,盗门盗术无双,轻功更是一绝,你方才那一转身,正是盗门中的三旋身,却不知这位兄弟的师父,是西门吹灯,是李青衣,还是吕小九?

  李青衣就是盗仙门菊花老祖的本名,不过他说的这位吕小九,我却不知是何人了。

  我奇道,胡大人认识我师父?

  胡宗宪说,怎会不识?真算起来,你师父还欠我一顿酒呢。

  我摊了摊手,说以他那抠门样子,你别指望要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