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备用网址

  除了制造阶段,早期的微处理器的设计并不需要多少人手。当年英特尔的4004不过两个人就搞定,后来的8008也不过用了5个人。

  微处理器与存储器不一样,存储器是尽量的将各种各样的元件集成在一起以达到更大的容量,能挤多少就挤多少,因此成品率也就随着线宽的缩小而降低。

  微处理器不同,只要实现了功能放置了多少晶体管那是固定的,因此线宽不是问题,甚至为了提高产品率还要扩大线宽。

  芯片开发出来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的,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哪家公司会为一个新出现的处理器编写软件设计硬件,因此这些工作都得芯片公司自己做,长久也不例外。

  长久他们要设计硬件电路板、开发工具、外围接口、辅助芯片,最终目的就是设计一块“公板”,82年可没有铺天盖地的主办厂商,这一切得自己做。ii

  以前开发8位的021处理器,长久只是设计了一个方案,其它的脏活累活全是骊山研究所的人给包了,因此长久也没感觉有啥不对的。

  这次自己一手搞才发现原来一个系统的诞生是如此的艰难繁琐,不由得有点佩服英特尔公司。英特尔公司从无到有能摸索出这些,可算是业内第一。

  英特尔开发的微处理器,他们也为了能够推广cu而绞尽脑汁,想用户所想及用户所及,总之一切都给用户准备好了,你就来写软件吧。

  70年代是大型机和小型机的天下,没有人会为性能低下的微处理器编写软件,英特尔为了鼓励那些程序员们为微处理器编写程序,特地设计了一个工作母机,称之为“蓝盒子”。

  这还是虞博士告诉长久的,有时候虞博士甚至怀疑,这世上第一部微电脑是英特尔发明的。ii

  不管怎么样,长久明白,英特尔已经失去了称霸微机市场的机会了,ib为了c的发布,特地买了英特尔10的股票,借以左右英特尔的意愿。

  所幸英特尔的概念只是卖芯片而已,蓝盒子只是卖给客户们做开发之用,压根就没想到要卖电脑,对他们来讲,蓝盒子只是辅助销售的工具而已。

  颇具讽刺的是,英特尔在整个七十年代都没有把微处理器的名声打响,反而蓝盒子热销。工程师们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他们用惯了排队才能使用的大型机,蓝盒子却是给个人使用的。

  搞笑的是本来是用来作为开发工具的蓝盒子,却被工程师们作为了个人电脑把玩。因此,英特尔在70年代为微处理器大力打市场,而蓝盒子的销量却节节攀升。ii

  有时候英特尔的人还会打趣,“我们还是第七大小型机生产商,呵呵”。

  其实这只是市场还未开化的结果,前方有如一团迷雾,没有人能够看清前景。若是英特尔公司能够转变一下思路,说不定真的能够同微软一样,霸占整个市场。

  有时候长久和虞博士讨论,到底是发展双极型技术还是发展os技术。虞博士力犹豫不定,因为双极型技术比较成熟,而且他也比较熟悉,当年在仙童就是负责这个的,只是后来在英特尔发现os技术更有发展潜力。

  os技术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随着线宽的缩短而提高晶体管的性能,也就是越来越快,而双极型则没有这个特性。

  而长久则清楚的知道,os技术才是王道,这是日后微处理器发展的关键,因此力挺发展os管。ii

  讨论了一下,两人也没啥可争执的,os管无可置疑的成了发展方向。

  “你似乎对os管的信心很足啊。”虞博士说道,“我也是在英特尔公司才知道os管的特性,你倒一口说出了这个,我很怀疑你是不是软件人员。”

  长久汗颜“只是在骊山的时候和他们讨论过,呵呵,一般了解而已。”

  “别说废话,你那设计搞得怎么样了,说来听听,让我也好放心。”

  长久笑道“这次设计的是32位处理器,基于8位的扩展,可能有点性能损失,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兼容市面上已经大量存在的8位软件。虞叔你也知道,用户都是很懒的,我这样做可以让他们不必改变习惯就可以使用最新的处理器,使他们放心的掏钱,这样才有更大的机会切入市场。”ii

  虞博士思考了一下“牺牲了多少性短而提高晶体管的性能,也就是越来越快,而双极型则没有这个特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