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五把尖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备用网址

  第四十八章五把尖刀

  皇上分析守龙卫传来的详细情报后得出中原必乱的结论,所以远在中原的刀庐以及邱于韧还在想办法造势获得民心之时,朱韵民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

  朱韵民的计划有两步,一明一暗。明的一步是将计就计,派叶皖押送赈灾粮银前往中原。与此同时,朱韵民已经派遣了将军从南边渡江,迅速占领皖州。

  朱韵民身为一代枭雄,自然清楚中原乱者之所以选择大河决堤之时做乱,显然是想赢得中原的民心。

  中原遭此大灾,只要朝廷的赈灾粮银迟迟不来,受灾的中原人民对朝廷的拥护会慢慢的土崩瓦解。

  而他们选择杀掉苏离以及周动,除了控制中原的局势之外,就是不想中原的情况传到京城,朝廷没有情报自然就没有作为,中原的民心自然而解。

  三天后之所以将情报传递到朝廷,是因为瞒不下去了,其次是想劫的朝廷准备赈灾的拿笔粮银。按照他们的推断,就算朱韵民怀疑中原有乱事也应该派送赈灾粮银,因为他们觉得朱韵民只是怀疑,并没有足够的证据。

  无论是刀庐的人还是邱于韧都没想到朱韵民仅凭判断就打算全部送假的赈灾粮银,他们能够得到的一些粮食还是叶皖的强硬和谈鑫鑫的变通才有的。

  朱韵民之所以派遣赈灾粮去吸引中原乱者的注意力,是因为他缺少将才。

  帝国的将才是不缺的,那些和朱韵民一起打天下的将军帝国就有十几位,只不过帝国南北有两大帝国虎视眈眈,大部分将领都在边关戍边,其中帝国的三大将军就是帝国最大的三根脊梁柱,若不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在边关驻守,哪里会有帝国的太平盛世?

  朱韵民思来想去,只得把在京城任闲差的胡彦派去了中原。

  在叶皖带着送粮队伍离开京城的时候,胡彦就已经告病在家而皇上允了胡彦很长的假期,其实那时候胡彦也已经出发了。

  大河中游大部分河岸都已经被封锁了,胡彦若想赶到中原的南部的皖州,需要绕行很远,不过胡彦也就带了几个人轻松上路,速度自然不是叶皖的送粮对可以相比的。

  叶皖在大河之上激战的时候,胡彦已经绕到了南方,从一个商贾的货船向北渡江,直接去了皖州。

  邱于韧和刀庐想要劫过朝廷的赈灾粮银,在行动成功之前,他们还没有明面上起兵造反,不过中原的一些重要的对朝廷忠心的官员都被人监视,有的甚至被软禁起来,比如四州巡府苏大人。

  胡彦秘密到了皖州之后,立刻经过一番详尽的谋划,用自身的携带的力量悄悄的将被监禁在自家府中的皖州提督林大人救了出来,同天夜里,林大人联系自己的旧部,将皖州城的敌人全部斩杀殆尽,翌日,胡彦将手下的将士兵分四路,一天之内将皖州全部掌控了。

  同时屯兵在皖州北部,和敌人对峙起来。

  胡彦的行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效果,是因为刀庐弟子和邱于韧都来没有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一旦行动起来,控制中原那是易如反掌的事,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也有那个实力,所以他们很有耐心的等着朝廷的救济粮。

  朱韵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才要让胡彦迅速占领皖州,这样徐将军的抽出的军队才不会被天险拒在江之南,这样才能够在抵住邻国压力的同时迅速解决中原的叛乱。

  在胡彦迅速占领皖州的同时,邱于韧也行动起来了,给受灾的民众分发之前囤积的粮食,同时散播流言,关于朝廷冷血的遥言很快散落到中原的大部分地方,就仅仅三天之内,邱于韧便招收了一万多的新兵。

  邱于韧手下本来就有三万余人,再加上一万多的新兵,他的手上已经有了接近六万余人。

  皖州提督手下原本就不到一万人,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不少,守在皖州北方的也仅仅数千人。

  徐世大将军接到圣旨,便立刻派出了三万人北上平乱,只是还需要时间。

  邱于韧以为胡彦仅仅数千人,应该在弹指间便要他灰灰湮灭,可是他手下一个叫吴临基的一个将领组织了三次攻击竟然都失败而归,三次战斗折损了两千余人。

  胡彦选择驻守的地方是西平关,西平关是在中原少见的一处易守难攻的城池,西平关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之地,东边则是一处在中原极其罕见的山脉。

  敌人若想来犯,从平原上显然是不行,抽出的军队才不会被天险拒在江之南,这样才能够在抵住邻国压力的同时迅速解决中原的叛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