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名臣大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进入金陵城,开始镇压城中借机生事的地痞流氓,高澄麾下的大军经过严格的训练,进城之后虽然不能说是秋毫无犯,但是和横征暴敛的元兵相比,堪称仁义之师。

  明军攻破金陵的消息飞快向江南四处蔓延,许多世家大族还有读书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心中一动,开始打听明军还有高澄的信息。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大军进城……秋毫无犯!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啊!”

  “明教教主高澄如今只有二十多岁?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训练将近十万精兵,攻城拔寨无所不克,这样的人杰,简直能和唐太宗相比!”

  “驱除鞑虏恢复中原,这个旗号能抵得上十万大军!”

  江南之地有着众多的读书人,这些人隐居在各地,时刻观察着天下大势,当明教在湖州起兵的时候,他们对高澄就有所关注。暗地里发出议论。

  当明教攻破金陵之后,这些人顿时一震,再也坐不住了,其中大部分人纷纷朝着金陵奔来。其中就有李善长、朱升两人。

  高澄听到两人前来,立即亲自迎接,和两人交谈之后,接受朱升所说的“称王立业,速攻江南”的建议。

  和当初朱元璋的情况不同,原本时间线的朱元璋势力在江南群雄当中最弱,要是敢称王必然遭到蒙元的重点打击。其他诸侯也会落井下石。必须忍耐积蓄力量。所以才有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

  而此时江南的情况,是明教一家独大。灭了海沙帮之后,高澄坐拥海盐之利,湖州和常州一代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粮草充足。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先立王号,号令天下豪杰,然后在蒙元大军从中原赶来之前,快速席卷江南,稳固后方。

  朱升乃是老成谋国的谋士,而李善长是梳理内政的顶级人才,高澄每日向两人请教,感觉收获巨大,并且朱升每次和他交谈的时候,都会讲解一些儒家经典。

  这两人都是儒家正统的士子,虽然投靠了高澄,但对明教的教义十分排斥,所以趁着和高澄议事的时候,不断将各种经典夹杂其中,掺杂着自己的私货,想要让高澄从外道中挽救回来。

  高澄心中失笑,但听着他们讲解各种儒家经典,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内政能力不断上升,原本镇守城池,安抚地方十分吃力,但随着不断的听讲学习,很多事情都变得得心应手。

  ……

  一个月之后,高澄自称吴王,以金陵为都,称王建制,以常遇春为大将,统帅一万大军和殷野王的水军沿江而上,攻克芜湖、池州,兵临安庆。而蓝玉、冯胜、冯国用三人,分别带兵南下苏州、嘉兴!

  明教是这方世界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仅次于蒙元朝廷,如今势力爆发出来,可怕无比,高澄在占据金陵之后,便坐镇城中,四处派遣大将攻城掠地。颇有席卷江南的大势。

  金陵乃是霸业之所,数朝王都,在读书人的心中能和洛阳、长安相比,一个势力在占据金陵之后,即便只有这一座城池,也会被那些知道大势的读书人另眼相看。

  原本时间线上,朱元璋本来势力很小,只是有兵进金陵的可能,就能轻松招揽众多谋士,名臣大将纷纷来投。

  而高澄现在已经攻克金陵,还拥有湖州、常州等十几座城池,前来投靠的豪杰和文士更多。甚至有刘基、胡大海这种顶级谋士大将。

  高澄每天坐在吴王府内,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一股股命运之力蜂拥而来,命运点不断的上涨、三千、五千、最后是一万两万的涨幅!

  等到了两个月后,常遇春攻克安庆、蓝玉、冯胜、冯国用、胡大海等人合力攻克苏州、杭州,全取江浙之地。

  在蒙元集结五十万大军来到扬州之时,江南的精华之地,已经全部到了高澄手中,于此同时,他的命运点数,也突破了三十万大关!

  这一日。高澄身上披着蟒袍,来到王府后院吞吐朝阳紫气。当他把朝阳紫气炼化之后,浑身紫气缭绕,周身的罡气尽数变紫、丹田内的真气,极度的凝缩。升腾着氤氲紫气。将他衬托的仿佛神仙中人。

  “紫霞功终于修炼到第三重巅峰了,只差半步,就能达到第四重炼成先天紫气!”

  高澄心中感叹,这些天在处理军国大事的时候,他也没忘了臣大将纷纷来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