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从破碎的世界到物理的尽头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物理法则精准的将上一帧的世界推向下一帧的世界,物理法则从世界上一帧的信息中,推导出世界下一帧的位置。

  如果我们扔出一个球,其实不过是扔出一堆原子,而这一堆原子又存在于空间质上,球的运动其实是原子在空间质上的移动,球的原子从一个空间质上消失,然后出现在下一个空间质上。

  每一帧时物质必定在空间质上出现一次。物质在固定时间内的帧时数越多,运动速度越快,在固定时间内帧时数越少,运动速度越慢。

  光固定时间内帧时数最多,所以每秒光速最快。

  所有物质一帧时只能正在一个空间质点上存在一次,不能停留。

  所以万物固定时间内所含的帧时数越多,代表物质相对于空间质的运动越快。

  同时得益于物理法则,这样我们扔出一个球,它才不会第一次飞出了蓝星,第二次飞到了自己身后,第三次球消失了,而我们自己变成了一只恐龙。

  事实上这些并没有发生,每一帧的世界面都非常相近,它由上一帧世界的信息推导而出,每一个帧时之间必定有坚固的原理,保证每一帧世界的合理的逻辑和连续。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一帧时物质必定在空间质上出现一次。从而来展现宇宙的一个当下,一刹那永恒完美的物理世界状态。

  2两个帧时之间必定有原理存在,保证物理世界的合理性,和每一个帧时之间的相关性。

  现在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最小尺度,和最小时间间隔,一帧时(一个静止的普朗时)。

  我们知道所谓运动只是一种错觉,运动本质是物质从这一个空间质上消失,又在相邻的空间质上出现的结果。

  我们的记忆,思维本质也不是连续的,而是随着物质而不断消失和出现,而因为我们总是出现在存在的那一帧时上,所以我们对宇宙帧时之间的间隔毫无察觉。

  为了保证宇宙动态运行,光每秒大约要消失和出现大约普朗克时1E43次。

  根据物质相对于空间质的运动速度。而每个物体每秒的帧数都不同。两个帧时之间我们并不存在。我们只存在刹那当下的真实和静止的一个个帧时中。

  物理法则是如何运行的,如何通过上一帧静止的宇宙推到出下一帧静止的宇宙位置?这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幅画,画中是一个从楼上落下的球,我们不用看下一幅画,如果这幅画中也遵守宇宙定律的话,我们会知道球一定会落在它的正下方。

  而如果这幅画中正在刮风,我们仅仅看着这幅画肯定就无法推导出球落地的位置。

  宇宙如果要处理每一帧的信息来推到出下一帧的宇宙位置,一定是一个极其大的运算。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东西在计算一切,物质定律基于最简单的微观基础动量。

  对宇宙来说,所有运动,不过是物质在每个空间质上存在帧时的次数。

  人类和宇宙从事的所有的活动,开车,吃饭,看电影,黑洞,彗星撞击,一切的一切不过是组成这一切的原子位置在空间质上的跃迁。

  宇宙视角来说存在的仅仅只有无数原子的组合和这些组合在空间质上的跃迁。

  只要在空间质点上,物质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动量规则,就可以运行宇宙的一切,并且可以无限复杂化。

  要进入下一章来搞清楚引力的本质,我们必须搞清楚物质到底是什么,人类科学家将物质划分成原子,又划分出电子,夸克,胶子,中微子等等乃至传播力的粒子。

  并没有抓住原子和力本质,现代科学界的粒子“标准模型”更像是用下一种粒子去解释上一种粒子,然后用下下一种粒子去解释下一种粒子。

  并没有解释物质到底是什么。

  标准模型的建立是这样的,人们首先假设原子由另一种粒子构成,之后定义和确定这个粒子的形态质量等所有描述概况,之后通过对撞击将两个中子或者质子相撞,将原子撞成无数碎片,在反复撞击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碎片符合人们定义的那个粒子。

  在同样能量的撞击力度下总能将原子撞成类似的碎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