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香饽饽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俾斯麦先生,你是朕见过战略思维最为清晰,坚定且睿智的德意志民族政治家,朕非常看好普鲁士王国统一分裂的南德联邦前景,愿意为此作出实质性的帮助。这对唐普两国而言,都是战略层面的紧密合作,与双方有极大益处。”李察神情温和的回应道。

  从年龄上看,俾斯麦首相比李察大14岁,1864年已经49岁了,进入一个政治家的真正成熟期,经验和眼界都极为深邃老道。

  但是从尊荣身份、地位和成就来看,大唐帝国皇帝李察以传奇性的赫赫功绩,百战百胜辉煌战绩开疆拓土,早已经奠定了一代雄主的崇高地位,彻底碾压俾斯麦所取得的小小一点成就。

  所以在大唐帝国帝王面前,俾斯麦首相的态度极其谦卑,他立即表示道;

  “经过我的努力推动,与大唐王国建立长期亲密友好的战略关系提案终于在普鲁士内阁获得通过,并获得威廉一世国王陛下的恩准,即将成为普鲁士王国正式的外交政策。

  我本人深信;

  尊贵的皇帝陛下此访,将会推动两国紧密关系达到一个新高度,普鲁士王国需要大唐帝国资金,技术,食物和武器装备支持,还需要大唐帝国发挥国际影响力,集中全力备战普奥战争。

  普鲁士王国将回报以真诚的友谊,并将在两国文化交流、贸易、市场准入和工业化等问题上,签署正式国际协议,为华裔学子和商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这也正是朕期待的回报,非常好。”李察点头表示同意。

  对普(德)关系是大唐帝国欧洲外交政策的另一个支柱,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说对英关系是抱大腿,那么对普(德)关系就是互相扶持,多了一些真诚,多了一些平等,多了一些兄弟间的情谊。

  对英关系和对普(德)关系,是大唐帝国对欧关系的两块基石,缺一不可。

  对法关系中,功利主义就占了上风。

  由于英法两国间数百年的相爱相杀,从盟友到敌人的转换频率之快,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所以,英国老一直在用放大镜审视唐法关系。

  就像是一个小心眼的老女人一般,时刻窥视着帅气的小弟和法兰西人之间的眉来眼去,不时的下个绊子,用个暗招,这注定大唐帝国和法兰西的双边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发展,功利性更多一些。

  由于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英国长公主嫁给普鲁士王国卡尔王储,再加上如今神圣罗马帝国旧地四分五裂的现状,英普两国关系相当亲密。

  英国有意的扶持普鲁士王国吞并分裂的南德地区邦国,以壮大实力,对抗在欧陆越来越强盛的法兰西皇朝,以维护大不列颠帝国基本国策……即“欧洲平衡战略”。

  与对英对法关系不同,对普(德)关系更纯粹些。

  大唐帝国几名功勋累累的开国将帅,除了副参谋总长迈克-拉比奥上将以外,绝大多数是德裔,为了帝国开疆拓土做出了卓着功勋,是帝国上流贵族不可忽视的群体。

  而且,德裔白人移民是大唐帝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白人社团,向来以忠诚,保守,刻板和循规蹈矩而闻名于世。

  在北美以华人为主导的移民社会里,这是一块稳定的拼图。

  深入发展两国间关系,密切双边经贸和文化合作,也符合大唐帝国内德裔民众的深切期许。

  “我代表德意志人民热烈的欢迎您,尊贵的陛下,您是柏林最尊贵的客人。”普鲁士国王威廉脸上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大步走上前来与李察拥抱。

  这个有点不符合皇室礼仪的动作,体现了威廉国王粗犷率真的一面,他的心眼儿没有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三世那么多,但好在有铁血宰相俾斯麦掌舵,威廉一世只要专注于军事和王国统治即可。

  李察同样热情的回应,道;“朕代表大唐帝国境内221万德裔民众,这一次来到柏林正式访问,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请您照顾好他们,那都是一些迷途的羔羊。”威廉一世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抹伤感的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