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1863年经济人口概况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得益于更广阔的国土,持续的战争红利(美利坚合众国每年支付的战争赔偿本息,美利坚联盟国偿还债务本息),大唐帝国资金来源充沛,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政府陆续开工了不少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基建工程,有力的拉动了整体经济发展,维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若历史没有改变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黄金发展阶段将持续到1870年左右,然后在严重经济危机和欧洲动荡局势双重打击下戛然而止,此后几十年只能保持1.3%的经济发展速度,蹒跚前行,很快让出了世界经济排名首位的宝座。

  细究起来

  英国这20年黄金发展期源自于正确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自从1854年废除了《谷物法》,全力倡导自由贸易,英国的对外关税项目从1774项急剧降低到1863年的44项,实行全面的自由贸易政策。

  在英国的不懈推动下,英国与欧洲,与北美,与近东和远东以及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的贸易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远高于同期经济总量增长水平,为经济在较高速度上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到了19世纪60年代

  英、法、唐、美、普、奥、荷、清、巴西等国之间大多签订了减免关税条约,更出现了“北美自由市场”这一新生事物,极大的促进了国际间贸易发展。

  而英、唐、法这些工业发展较为深入的国家,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

  看到了经济发展的耀眼成绩,但也应该看到令人担忧的一面。

  在大唐帝国

  由于国土疆域的迅速扩大,更占有了大片适合发展农牧业的北美中部大平原黑土地,数十万退役军人解甲归田,释放了巨量劳动力。

  大唐帝国农牧产品产量迭创新高,从战争初期已经完全停止农产品出口,到现在出现大量富裕,几乎出现了过山车图形。

  这二年,大米,高粱,小麦,玉米,大麦,油菜这些农产品都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农场主卖不出去,农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大量的小麦和油菜烂在了地里,严重的挫伤了生产积极性。

  现如今,农产品领域的恶劣情况有可能传导到牧业生产,有很多牧场主都担忧牛羊卖不出去,最后砸在自己手里。

  吃又吃不完,那可就糟了。

  说起来这是幸福的烦恼,针对这种情况,帝国政府经过研究后推出了五大政策,全力保障农牧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维持在基本的成本线以上。

  首先,财大气粗的帝国政府推出了粮食保护价收储政策,涉及大米,小麦,大豆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帝国各省已经开始兴建大型粮食储备库。

  以产地优先原则,就近建设属于帝国政府的粮食储备制度,全力备战7~8月份的夏收高潮,以维护农场主利益。

  说实话

  不是财大气粗的国家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而如今帝国财政相当富裕,拨出专款来建设粮食储备库,形成稳定的粮食储备制度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项,大力发展酿酒业。

  消耗粮食巨多的酿酒业是大唐帝国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米酒也好,高粱酒也好,麦酒也好,啤酒也好,葡萄酒也好,只要酿出来保证质量,就不愁卖不出去。

  帝国政府正在战略储备库制度下建立多个大型酒厂,用于将大量粮食转化为白酒,红酒或者啤酒,在实现保值增值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利润。

  第三项,大力发展食品制造业。

  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让大唐帝国能够规模制造薄膜塑料,而这种价格低廉、适用性广的新型包装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食品制造业上,为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饼干,蛋糕之类的烘培食品,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帝国将在建厂资金贷款,优惠税率,土地和员工各方面给予政策,引导食品制造业发展。

  第四项,出口。

  1863年度,英国国内的粮食生产仅能够满足76%的需求,剩下的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

  得益于《谷物法》后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如今的英国市场几乎完全自由竞争,大量来自大唐帝国的粮食源源农产品领域的恶劣情况有可能传导到牧业生产,有很多牧场主都担忧牛羊卖不出去,最后砸在自己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