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波澜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综合下来

  就是英国老安插这67名军官及其家卷比较难办一点,从本质上说两者是盟友,英国人如果光明正大的安排军官到大唐帝国各个军校学习,甚至进入军队服役那都没问题。

  坏就坏在暗搓搓的搞这事儿,最后还暴露出来了。

  这无疑对盟友间的互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大唐帝国真要问一下,你到底想干什么?

  亨利·约翰·坦普尔首相对此也要负一定的责任。这么大规模的间谍派遣,而且是派遣到盟友的军队中,他作为外交大臣和后来首相不可能不知道,说不定就是幕后黑手之一。

  写封亲笔信就想把人全捞走,纯粹是在想屁吃。

  “首相大人失算了,看看进入1862年以来,英国在北美的各项政策频频遭遇阻力,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约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许我们该重新审视一下针对唐国的政策了。”英国特使弗朗森鲍曼侯爵深感头痛的捏着眉心,缓缓说道;“真该死,一切都糟糕透了,我已经厌烦了这种东奔西跑传话的角色。”

  皇家海军驻加拿大舰队司令理查德·哈罗德·圣摩尔海军少将和意大利王国费利佩亲王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一起耸了耸肩,做出满脸遗憾的表情。

  这话听听就得了,千万别当真。

  英国上流社会贵族混迹政坛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市长或者郡长,都不会轻易说放弃,更别提这种外放殖民地代表宗主国声音的特使了,油水大的很。

  别的不说

  加拿大总督至少35万英镑要准备上,再加上走到哪里,就有当地高官显贵迎来送往,各种程仪收的手软。

  北美大陆转一圈不弄个十万英镑回去都是白给。若是逢上多事之秋,赚个翻一倍都是寻常的事。万一弄到点儿石油公司的股份,那真是躺着吃一辈子。

  这种有油水又有权的公干,谁傻了才会放手。

  特使大人话里话外感到为难的样子,却被内中的一句话戳中了实质;即改变当前政策。

  也就是说特使大人感觉到很为难,不是为难在是否该建议伦敦改变对大唐帝国政策,而是在为难该怎么样建议伦敦接受特派大臣的劝谏,主动调整对唐政策,以适应大唐王国飞速崛起的现状。

  这算不算预设立场呢?

  欧洲贵族往来频繁,这三人原本就是老友,此刻正坐在庄园凉亭中悠闲的品尝下午茶,话题自然就谈到“中尉事件”引发的一系列波澜中来。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想想这也挺合理,唐国如今也有资格坐在牌桌上,就像如今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一样,伦敦不能只想着从我们这里拿走什么,而应该想想拿什么来交换?”费利佩亲王端起茶盏神态优雅的喝了一口,有感而发的继续说道;

  “从意大利王国角度来看,与唐国打交道感觉更舒适,更平等,无论双边的互惠经贸条约,还是经商,教育或者军事交流,都体现了互利互惠原则。

  我们可以从大唐王国汲取工业发展和军事斗争的经验,而大唐王国可以从意大利学习建筑,艺术和现代时尚品位,我们可以提供马丁尼酒和优质的手工皮鞋,他们则可以出口罐头再加上一些粮食。

  每当我们多要一些,那么就要付出一些。

  你看……这就是平等互利的交易,对大家都有好处,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英国也同样做得很好,而且大英帝国的教育是今全世界仰望的存在,和唐国不存在平等交流。唐国陆军上将范鹏飞就曾经在皇家桑切斯特军事学院深造过,北美战争的胜利难道没有英国教育的功劳吗?”

  “有一点,但是关系不大。”

  “哇哦……那我愿意听听亲王阁下新奇的见解。”

  “唐国获封的10位一等公卿中,也只有范鹏飞上将接受过4个半月的短期深造,这么短的时间内学没学到什么,恐怕还要打一个问号?”费利佩亲王虽然在历史上籍籍无名,淹没在欧洲近代史无数的贵族公卿中,不代表他个人的能力就弱。

  p; 也就是说特使大人感觉到很为难,不是为难在是否该建议伦敦改变对大唐帝国政策,而是在为难该怎么样建议伦敦接受特派大臣的劝谏,主动调整对唐政策,以适应大唐王国飞速崛起的现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