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优势产业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话又说回来,人生苦短,及时享乐,殖民全世界赚那么多钱又干啥用呢?

  法国政府的行政命令,并不能阻挡法国人对煤油的硬核需求,作为传统的富裕国家,法国有能力,有市场,有需求大量消费煤油,岂是一纸政令能够阻挡得了的?

  煤油在欧洲各国市场一路高歌勐进,欧洲人压根拿不出可以抵挡的同类产品,努力之后只能躺平了,谁让大家都喜欢呢?

  基于以上因素

  在整个1858年,以煤油为核心的石油化工产品出口,至少还有30%以上的高成长率,全年石化产品出口总价值超过2亿元是大概率事件。

  至少在今后的二三十年里,大唐王国可以独享石油化工领域的丰厚利润,悄无声息的将欧美国家从殖民地赚取的大量利润源源不断抽血,反哺自身,进一步增强本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控制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湾,因为这里也是盛产石油资源的地方。

  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德州是美南方联盟合众国的核心成员,对其领土主权的任何觊觎之心,都将会引起美南方强烈的反感和警惕心,甚至导致当前双方友好关系(暂时还达不到联盟层次)破裂。

  李察能够想到的阴损招数,就是挥舞钞票,用经济手段购买德州已发现蕴含大量油气地区,就丢在那儿不开采,任其荒芜长草。

  内务府下属的王室控股基金在四大石油巨头企业中,掌控从77%~38.5%不等的巨量股权,也是整个世界石油市场的幕后操控者,拥有无可置疑的定价权。

  每一磅煤油的成本是0.13元,含加工成本,运输成本,分销成本和税收成本,出口售价平均达0.35元,几乎是两倍的暴利。

  仅这些股权,1857年给王室就带来超过3170万元的巨额分红利润,占到了内务府控制下王室基金总收益的6成左右,当之无愧的第一创利大户。

  想想后世头顶一片巾的沙漠狗大户怎么富裕起来的,就知道大唐王国现在日子过得何等滋润?

  兴旺发展的石油化工产业,1857年给王国财政带来2480万税收,今后还有大幅度的增长空间,这极大的强化了王国财政实力。

  正是因为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所以,李察今后的战略就是用钞票买买买,成为德州最大的地主,将那些富含油气资源的土地全部用来放牧,就是不开发。

  咋滴,有钱我乐意,就愿意买这些富含油气资源的地方来放牧牛羊。

  财大气粗的王国四大石油巨头联手成立了加省地质学院,并投入巨资研发新一代石油化工成套炼化设备,还设置各自的实验室,以优厚待遇招募世界各地知名专家加盟,深入发展石化产业体系。

  1856年9月,长安石油公司实验室教授杰森-海因茨在一次打翻了火棉胶后,发觉它冻结会变成坚韧而有弹性的物料,从而发明了塑料“赛路珞“(celluloid)。

  经过深入研究

  长安石油公司发现塑料材料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制成价格低廉的水杯,碗,雨衣等物品,具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

  李察很喜欢翻阅大唐王国及世界各地的科技前沿信息,当他看到这一条科技发明时,只能摸摸鼻子无语了。

  也许是因为四大石油公司注重石油系列产品开发,为此打造了各种实验室,不断诞生出新的科技产品,塑料“赛路珞“就是其中之一,被提前发明了出来。

  这种材料的发明比原来历史上提前了10年,李察坚信;

  商人都是逐利的,用不着自己干预,在财大气粗的石油公司的大力推广下,这种新材料将会比原时空更早的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巧合的是;

  大唐王国正好垄断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尖端技术,也垄断了世界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独享这一块市场的丰厚利润。

  把白菜卖成人参价格,这是长安石油公司现在的打算。

  反正也没有同级别竞争对手,至于大唐王国四大石油巨头之间很容易协调,主动请求王室控股基金出面就可以了。

  原本长安石油公司是四大巨头中实力最弱,市场份额最小的一家跨国企业。

  如今手握着塑料“赛路珞“专利,估计要在今后十余年的这一波发展中脱颖而出,成长为足以与德士古石油公司并肩的石化巨头。

  总体来看

  依托北美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唐王国的矿产业依然是支柱性产业,石油,铜和银这三大类矿产,大唐王国的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