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南进东压战略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东压战略主要针对美国,南方军区和北方军区为两支铁钳,威胁美国纵深大平原地区,迫其不敢妄动。

  唐美两国长达3776公里的边境线上,除了少数的山脉和河流阻隔,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压根儿无险可守。

  南方军区兵力总计1.87万人,镇守原属墨西哥的八省之地,主要面对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蒙特雷州,堪萨斯州等边境地区,到处都是纵横千里的大平原。

  由于大唐王国与美国南方的关系密切,双方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小,这是一只比较弱的铁钳,拥有一个野战机动打击师和5个框架师编制,总兵力1.87万。

  南方军区在承担应付美国压力的同时,主要针对的目标是墨西哥叛乱的南方阿兹特克共和国。

  在唐墨两国签署深度密切的《金陵友好条约》后,大唐王国实际上与墨西哥现政府缔结了军事盟约,拥有对该国军事保护权利。

  一旦南方阿兹特克共和国破坏现有停火线,那么乐子可就大了……

  大唐王国有充分的理由出兵作战,为经常受气的墨政府导撑腰打气,协助墨政府军一路穷追勐打,挥兵南下。

  而这一任务,就属于南方军区。

  北方军区辖区则包含原属美国的六州之地,分别是蒙大拿省,科罗拉多省,北达科它省,南达科它省,怀俄明省,内布拉斯加省,总兵力4.66万人,是大唐王国重兵云集的最大军区,实力最强也最雄厚。

  北方军区直接威胁美国北方经济至关重要的五大湖工业地区,同样是美国北方的人口密集区,也是美国的军事重点设防区。

  隔着密苏里河,美国在边境城镇屯兵超过8.8万,几乎7成以上的兵力都囤积在该地区,重金建设了十几座要塞与数百个城镇防御设施,再不是原本无遮无挡的无防护状态。

  美国老也是吃够了大唐王国骑兵的苦头,在大平原上纵横来去,就像回到自家的院子似的,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大唐王国之所以在南北两个军区保持的兵力并不多,是因为大唐王国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完善的兵役动员制度和预备役制度,拥有战略储备制度,在全面战争动员后,一个月内能够轻易的拉起高达45万的大军。

  这45万大军可不是沙俄帝国手持简陋武器的农奴兵,而是超过一半拥有服役经历的退伍军人,再加上拥有完善军事训练的青壮年民兵组成,武器准备完善,战斗力相当可观。

  在大唐王国与美国对峙最前沿的北方军区内,这里生活的每一个华人居民几乎都会用枪,骑马狩猎是必备技能,神枪手层出不穷。

  无论是放牧牛羊还是自营农庄,在广阔的北方地区农牧业生产中,不时的拿起枪巡视农场,猎杀野狼,狐狸,河狸,旅鸽这些野生动物,几乎是必备技能。

  有时候,当地牧场和农场经常会组织起狩猎队猎杀野牛群,防止野牛群祸害庄稼,这就是例行的骑兵实战训练。

  而每年冬季组织的志愿骑兵队,就是相当正规的武装力量,战斗力不可小觑。

  正是依赖雄厚的民间基础,大唐王国现在有能力组织起超过15万人甚至更多的骑兵大兵团,战争底蕴比7年前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种“寓军于民”的做法,是大唐王国应对美国挑战的充足底气所在。

  和平时期,完全没有必要保持过高的军队员额,所以北方军区也是以10个架子师为主,只保留两个齐装满员的野战机动打击师。

  它们分别是北方第一师~御准“大河师”,北方第4师~御准“红岩谷师”,全都是胸甲重骑兵师。

  每个师设有两个胸甲重骑兵团,3个轻骑兵团,一个炮兵团配置,善于长途奔袭作战,战斗力极为强悍,是大唐王国的王牌部队。

  北方第一师“大河师”驻防在密苏里河畔奥巴哈要塞,处于对美战线的最前沿。

  北方第四师“红河谷师”驻防在凤凰市郊,距离红岩山谷要塞仅数十公里,随时能够驰援前线。

  配合科罗拉多高原上的绵密要塞防线,可谓是固若金汤,美军不付出惨重的代价想要突破该地区,基本上不可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