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位置绝佳的皮尔城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皮尔城待的越久,李察就越觉得这是个好地方,真的不想走了。

  皮尔城就修建在密苏里河东岸,从庄园楼上望去,宽阔平静的密苏里河一眼望不到边,浩瀚的河流宛若大湖一般,在地平线的尽头处就是白雪皑皑的巴德兰兹山脉,山区地势崎岖,西南方向是布莱克丘陵地区,高大的山脉海拔约1100米,最高的哈尼峰海拔2209米,是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的最高点。

  这里有很多水量充沛的大河流经平原森林,草木极其茂盛,经常能见到大群大群的野牛,是一块非常适合农耕的地区。

  若是能够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李察不介意在这里修建一座雄城。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计划中……

  李察收起了纷繁的思绪,然后对闻声走进来的刘武上校(原名刘五,晋升)吩咐道;“通知一下哈里-弗雷齐上校,召他即刻觐见。”

  “遵命陛下,微臣这就去传旨。”刘武上校领命后立刻退下。

  哈里·弗雷齐原本是美国田纳西骑兵团中校团长,就是那个在第2次西征战争中,让李察感到挠头的美军指挥官。

  作为一名难得的军事人才,李察准备对其赋予重任,由哈里·弗雷齐上校担任皮尔城司令长官,统一率领该地区七千余骑。

  跟随大唐王国征战南北,哈里·弗雷齐和那些归化白人骑兵双手沾满了美国人民的鲜血,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完全值得信赖。

  相比较华人骑兵,这些归化白人骑兵在烧杀抢掠,屠戮美国白人方面更凶狠,做得更彻底,也最让美国佬切齿痛恨,压根就没有回头路可言。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凝聚力差,认同感差,特别是在西部屡次打了败仗之后,这种内部的无形裂痕更加明显。

  哈里·弗雷齐是爱尔兰白人后裔,如今对英格兰人怀有刻骨的仇恨,连带着也不待见美国人,如今只忠诚于大唐帝国。

  说起来也可怜

  爱尔兰在大英帝国属于从属的殖民地地位,几乎是整个欧洲地位最低的地区之一,与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差不多。

  从1845年爆发的马铃薯危机开始,到了1848年进入最高峰,震惊整个欧洲的爱尔兰大饥荒,饿死了无数人,而富有的英国地主和上层社会对此视若罔闻,听之任之而不伸出援助之手,任由这场空前的人道灾难蔓延。

  据美国报纸报道;

  爱尔兰科克郡地方官员尼古拉斯·康明斯对“黑色的1847年”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走进爱尔兰乡间的一个农家小屋,其场景令我瞠目结舌。6个因饥饿而骨瘦如柴、形同鬼魅的人躺在小屋角落的一堆肮脏稻草上。

  我以为他们已经死了,但当我靠近他们时,耳畔却传来了一声声低吟。

  上帝呀!这些‘人’还活着……

  这样的情景在爱尔兰城镇乡村随处可见,饿到全身无力的男人和女人们就躺在道路上,房屋后,畜栏边,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