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新形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海量的欧洲资金涌入该地区,促成了云中省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每年国民经济产出甚至暴涨43%还多,简直是一年一个样儿。

  这种情况在武器和物资都急缺的沙俄军队中更是广泛存在,新的反抗思潮涌动,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反沙皇力量。

  按照大唐帝国一贯的尿性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

  伏波市范围扩张了两倍半,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432平方公里,还在以极高的速度增长。

  预计今后还将增加坦桑尼亚这样的新目的地,以持续增强华人影响力。

  奥匈帝国沿着阿尔卑斯山修建了坚固的堡垒防御线,打造要塞,用以防御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军事入侵。

  在严重的伤亡影响下,西线战场上的英法军队已经拒绝了主动出击,为了避免军队动荡,联军高层不得不放弃新的会战计划。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德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立即给协约国造成严重损失。

  在1917年,德国潜艇的疯狂进攻令协约国商船的损失,由1月份的30万吨增至2月份的40万吨,再猛增至3月份的50万吨,直到4月份的85万吨,呈现笔直向上的曲线。

  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大唐帝国远征第一兵团的头上。

  大唐帝国远征第一兵团合计36.5万余人,下辖四个军和17个师,含三个野战重炮师和二个装甲师,将主要运用于欧洲南线战场。

  从总体局势上看

  现如今从东亚向北美移民的数量已经极大减少,主要都是华人自主移民,政府不再负担其中的费用。

  根据移民目的地的不同,大唐帝国政府优惠补贴力度也不同,船票补贴从10%~100%,生活补贴从每日六角至1角5分不等,用优惠政策引导移民走向。

  如今英法等主要参战国完全被德国拖住,根本抽不出兵力来加入南线战场。

  在这里可以看到欧洲各国的建筑特色,地中海边的亚平宁建筑,优雅的法式建筑,简洁有韵味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独具特色的汉唐式建筑。

  在城市郊区,到处可以看到新的建筑和新的马路,伏波市建成区范围正在迅速向中部的云中市靠拢。

  这里是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物资转运中心,也是向同盟国地区走私的中心,由此获取了源源不断的暴利。

  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是需要大量输入物资的国家,对大西洋运输线依赖性极强。

  而从帝国北美本土及东亚向东非殖民地移民的过程一直在持续,华裔人口已经成为当地的主流,今后将坚持移民政策30年甚至50年以上。

  战争爆发后的短短几年时间,无数的欧洲资本涌入这个红海明星城市,促成了这座城市的腾飞。

  其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小麦等作物又必须依赖进口。

  在原本一片荒凉的西郊,无数高大的新式建筑拔地而起,十几层几十层的高楼大厦数不胜数,在宽阔的道路和美丽的街心花园映衬下,呈现出一片现代城市的风采。

  在大唐帝国皇家海军极力主张的护航制举措下,英国皇家海军与大唐皇家海军紧密合作,派出绝大部分的扫雷舰和轻型舰参与护航船队,极大的减少了损失。

  最终目的地是北美的华人移民,现在一毛钱的优惠政策也没有。

  被德国人逮到一阵狠揍,奥匈帝国逮到也是一阵狠揍,被保加利亚人也是一顿狠揍,典型人贱人欺的弱鸡。

  在世界风云纷纷扰扰中,李察于6月末携塞维莉亚母子一行,抵达了红海明珠城市伏波市,开启了自己的新旅程。

  在去年底的时候,英国军队在伊拉克战场遭遇到全面失败,库特城被包围的唐森将军所部英国远征军投降,被奥斯曼和德国联军占领。

  1914年,意大利的人均收入只有法国的一半,大唐帝国的三分之一,有超过一半的成年男性和接近八成的女性是文盲。

  意大利经济仍然高度依赖外贸进口,而煤炭和粮食则受制于国际价格,因为意大利不仅钢产量极低,还需要从英国买入煤炭,甚至连食物也不能自给。

  意大利王国与奥匈帝国隔着阿尔卑斯山遥相对望,在和平时期,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是滑雪和旅游的胜地。

&ems走私的中心,由此获取了源源不断的暴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