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巴拿马的失落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这种现状

  皇帝李察也没辙,毕竟尼加拉瓜运河的影响太大了,这是一项能够改变地缘战略态势的世界级水利工程,巴拿马是受了池鱼之灾。

  在运河开通后

  趁着巴拿马峰会还未召开的空暇,皇帝李察兴致勃勃的巡视了中美洲各省,去了很多城镇乡村,深入考察了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总体而言,还是相当令人满意。

  中美洲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虽然接近于赤道线,但这里是典型的海洋性岛屿气候,阳光雨水充足,气候凉爽宜人,发展农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尤其是中美洲盛产的稻米,与北方俄勒冈稻米齐名,是帝国着名的两大优质稻米产地,产量和质量都堪称上乘。

  除此之外

  大力发展的天然橡胶林成片成片的进入割胶期,这为当地种植园主来了常年稳定的收入,是该地区的特色产品之一。

  第3项就是蔗糖产业,古巴内战时期的蔗糖出口大幅缩减,中美洲蔗糖代替了古巴的出口份额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作物。

  总体来看

  中美洲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准略低于帝国中部,北部和西部发达地区,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水准较低,工业化程度不够所致。

  当地的工业主要是糖厂,橡胶厂,米厂,榨油厂,面粉厂,食品加工厂,水泥厂,砖窑和采石场等等,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和建材产业。

  这也是由于帝国长期执行的“强干弱枝”政策所致,算不得什么失误之处。

  帝国本土的范围始终在北美,那是帝国强壮的躯干所在,工业发展在北部,中部和西部遍地开花,持续的深入推进。

  一系列的大学,研究院,钢铁和化工企业陆续在帝国本土各大城市建立起来,形成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庞大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构成了大唐帝国的强盛躯干。

  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海外省等地区,在工业发展浪潮中有意无意的被忽略了。

  只能说这是发展政策所致,而不是政府工作的失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