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焦头烂额的英国人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三个问题,就是战争造成的庞大需求。

  第10次俄土战争全面爆发至今已5个月了,战火波及的大量省份田地荒芜,这更加剧了已持续两年的大饥荒,大量的奥斯曼帝国民众挣扎在生死边缘。

  这其中有很多信奉基督教的民族,比如希腊人,保加利亚人,亚美尼亚人和西斯拉夫人,这些都是奥斯曼帝国备受压迫的底层民众,在大饥荒和战火的双重磨难中生存堪忧。

  詹姆斯克利夫兰勋爵此行携带了庞大的代表团,将会与大唐帝国签订一系列大额粮食,被服,皮革制品和军械等订单,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英国人的需求要的品类多,要的时间急,要的量还大,也只有大唐帝国拥有如此雄厚的工农业基础,能够满足需求。

  大唐帝国如今是人口过亿,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工业化程度高,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油贸易最大的出口商。

  据统计

  1876年,大唐帝国出口的粮油肉类产品含南美安第斯总督府出口量总量,占据世界该类贸易量的66%,即世界粮油肉类贸易量的三分之二。

  北美的米利坚合众国,米利坚联盟国,加拿大,南美洲的智利,委内瑞拉,巴西,欧洲的英国,德国,意大利,奥斯曼,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等国,全都是粮油肉类产品进口国。

  整个欧洲除了法国,奥地利帝国和沙俄这三家传统的农业强国,几乎都是大唐的粮油肉类产品出口国。

  第10次俄土战争造成的最大问题不单纯是军事上,奥斯曼帝国内部危机重重,大饥荒再加上战火双重灾难涂炭生灵,很有可能造成这个横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崩塌。

  两害相权取其轻

  英国援助的目的就在于维持奥斯曼帝国摇摇欲坠的统治,军事上不能彻底失败,政治上更不能彻底垮塌下来,那样造成的影响太恶劣。

  第4个问题,是英国希望与唐国加强在东亚问题上的沟通合作,不排除联手的可能。

  这一区域包括清帝国,扶桑和朝鲜半岛。

  1877年的东亚地区战争频繁,左宗棠率领大军先后收复南江东四城。又趁敌人内部动乱之际,挥兵急进西四城,连战连胜。

  眼看大势已去,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南江彻底平定指日可待。

  扶桑国如同原来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样,在这一年爆发了西南战争,这是革新派刺杀第2届内阁首相松田慎之产生的动乱延续。

  实际上

  英国老抛出这个话题并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们对大唐帝国是又防范又要利用,所以想透过东亚问题试探大唐皇帝李察的态度。

  英国人最害怕的就是大唐帝国联手清帝国,那将彻底颠覆白人统治世界的格局,所带来的危害无与伦比。

  世界形势如何发展,大唐帝国皇帝李察的意见倾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有读者批评更新问题,这是作者葡萄君的锅,无法辩解,只能努力保证每天两更。中年人的琐事多,近期老丈人住院开刀,每天都要去医院报道,陪护,所以更新有些耽搁。只能尽力保证两更六千字,有时候请假也没办法,请多多包涵。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