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长公主叙话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嘉怡到的时候就见着长公主正站在石桥上喂鱼,鱼食刚进水里就有不少的鱼儿游过来抢食,激起一阵阵水花。长公主似乎心情很好的样子,不时的和身边的婢女说着话。

  领着她过来的婢女微微侧了侧身子低声道了一句“请姑娘在这处稍等等,奴婢先去向长公主通禀一声。”

  “有劳了。”徐嘉怡略略颔首,诚恳的出声,然后就见着婢女还了一礼之后移步往长公主身边去了。徐嘉怡站在石桥边上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看见婢女行礼之后能看到长公主往她怎看了一眼。

  徐嘉怡本想等着长公主召她过去的,谁知长公主却是将手中的鱼食递给了身后的婢女,自个儿往她这边走来了。

  眼看着长公主走近,徐嘉怡忙福了福身子,恭敬的行礼出声,“给长公主请安。”

  “你也来了这么多回了,怎么还这般见外。”徐嘉怡还未屈膝下去,就已经被长公主给了扶了起来,闻言笑了笑说道,“礼多人不怪。”

  “今日叫你来也没别旁的事,就是听说皇上给你赐婚了,想着以后就不能常见了,便叫你过来想告诉你一声,以后若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了,只要本宫能帮的,都可以来找本宫。”

  “多谢长公主。”徐嘉怡知晓长公主的性子,遂也没有说些客套的场面话,只真诚的冲她道了谢。不管长公主会不会真的帮她,有这句话就够了。

  “其实皇上想要给你赐婚的那日,本宫也在御书房。”长公主拉着徐嘉怡的手一路从石桥上走回了花厅里,坐到主座上以后略略抬了抬手示意徐嘉怡也坐下,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花厅里有丫鬟前来上茶点,还有一个丫鬟搬了一个绣墩放在长公主的身边,徐嘉怡道了一声谢,只侧坐了三分之一在绣墩上,然后才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看似严厉,实际上最为和善不过了。

  若是在什么宴会上见了,只要你素日里恪守本分,有什么该提点的她都会提点,最好相与不过了。当然若是肖雪儿那般行事的,长公主向来都是不喜与他们接触,选择无视的。而这无视,恰恰也是对那种自视清高的人最深的报复。

  这一点,徐嘉怡或许是继承了长公主的性子。

  见徐嘉怡有些怔忡,长公主眼眸闪了闪,“你可是怪我没替你说话?”

  “民女不敢,”听见长公主的声音徐嘉怡这才回过了神来,忙解释道,“民女只是有些意外长公主会将此事告诉民女……”

  毕竟如果长公主自个儿不将此事说出来,旁人是查不出来的。徐嘉怡顿了顿,敛了神色一脸严肃的出声,“皇上想要给民女赐婚,这是民女的福气。长公主能将此事坦诚的告诉民女,就已经是民女的格外偏爱了,民女感谢长公主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长公主呢?”

  “你既已想通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长公主点了点头,拉着徐嘉怡手轻拍了一下,“你既要嫁去安平侯府,旁的本宫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可以与你说道说道安平侯府的事情。”

  长公主将自己知晓的安平侯府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安平侯府的楚老太爷当初是跟在先皇身边一起南征北战的。可以说先皇在世时能够国泰民安,甚至隐隐能压制邻国,楚老太爷功不可没。后来先皇回了燕京城一心搞政治后,楚老太爷就主动请缨去镇守边关去了。先皇也特意封了一个安平侯的封号给楚老太爷,亲自送了他出城。

  先皇去世以后,如今的皇帝对安平侯府也是极其倚重的。只是很可惜的是楚老太爷膝下之后楚长风这么一个孩子,还是个随时都有可能上那刀剑无眼的战场的,若是有个万一,那楚家也就断了香火了。

  虽然长公主讲得很细琐,但徐嘉怡听得很认真。

  因为她知道,长公主愿意与她说这样子掏心窝子的话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对她的疼爱和喜欢,或许更多的是因为愧疚。

  每当长公主觉得口干舌燥的时候,徐嘉怡就适时的递过去一杯茶,长公主轻抿两口润润嗓子以后就继续讲解。

  等到长公主说完了以后,已经差不多快一个时辰过去了。不仅徐嘉怡听得大脑发胀有些模模糊糊的,就连长公主也说得有些疲倦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