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家妻子的丧事都不曾来探望一眼,如今还想要打发几个下人就将女儿接回去,哪有那么好的事。若是徐明达亲自来接,赵氏倒不会恼怒了。只怕老太太知道他若来了,让他连王家的大门都出不了。

  “这几位不是徐家的人。奴才也不清楚是府里的哪位亲戚,以前没见过这几位,瞧他们的穿衣打扮也不像是燕京城里的人。”门房的仆役侯在门外恭敬的回答,颇有些尴尬。

  赵氏眉头一皱,“既是不认识,赶走就是了。”

  “这……”

  见仆役犹犹豫豫的模样,赵氏有些提高了嗓音,有些不悦的轻嗯了一声。

  “那为首的妇人说自己是老爷妹妹家的人,从允州来的。”门房小声的禀告着,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惊一乍道,“对了,那妇人手里还拿了一根玉簪,说是信物。”

  这尚书府是后面王鸿生升任户部尚书之后才着手开始置办的,府里的仆役除了几个亲近的,大多都是后面重新采买的,是以对王家的人员关系并不熟实。

  若不是看那妇人说的信誓旦旦的模样,他怕误了主子的事儿,定然是直接将人赶走的。原本想着将那簪子拿进来给夫人看看是否识得的,可那妇人像是生怕他会私吞似的,碰都不让他碰,简直是看不起人,气的他差点当场将人赶走了。

  赵氏眉头微蹙,将梳子递给了一旁的赵嬷嬷继续替王云绣梳头,走到了门口细问那仆役,“簪子呢?”

  “在那妇人手里,她不肯交给奴才。”

  赵氏垂眸想了想,吩咐在身旁的丫鬟,“小玉,你去将人请进来,不必来我这屋里,领到老太太房里去。”

  小玉领命带着门房出去了。

  “母亲,是祖父家的亲戚了吗?”王云绣偏头看向在房门口发愣的赵氏,好奇的出声问道。

  “母亲也不知道,”见赵嬷嬷已经替王云绣重新梳妆好了,赵氏上下打量了下见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绣儿,你今日就不必去老太太房里请安了,直接去嘉禧园吧。”

  等王云绣走了之后,赵氏在她房里稍坐了一会儿,预计着小玉差不多到了府门口之后,这才往万安堂去。她一边走,一边回想着关于老爷的家庭情况。

  老爷的父亲也就是老太爷,可是个风流人物,没多少本事府里却是妻妾成群。前前后后一共有四个儿子七八个女儿,王鸿生是最小的一个嫡子,前头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可惜幼时病逝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儿子乃是一个小妾所生,因他们的母亲颇有几分姿色,老太爷对这两个儿子极为宠爱。相比之下,对于自己唯一存活的嫡子,老太爷就疏离多了。是以在父母均仙逝后,王鸿生科举入朝为官,只带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行人搬离允州。

  允州离燕京城甚远,这十来年几乎都断了与族中的关系。而且赵氏觉得自家公公和婆母对允州那家子人不甚欢喜,只偶尔会说起允州往事。

  她只隐约知晓老太爷是有好几个兄弟姊妹的,只是不知道今儿个门外来的那几位是哪一位妹妹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