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凄凉身世(三)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原来如此。”梁思禽想了想,“你只有义父,没有父母么?”

  “我是孤儿!”乐之扬说道,“义父将我从秦淮河上捞上来的。”

  “你跟义父姓乐?”

  “是啊,他叫乐韶凤!”

  “是他?”梁思禽的脸色微微一沉。

  乐之扬奇道:“先生认得他?”

  “何止认得!”梁思禽冷笑一声,“他捞起你的时候,可曾找到什么信物?”

  “先生问这个干吗?”乐之扬微感诧异。

  “音乐之道,天分第一,往往父子母女相传;以你乐道上的天分,令尊、令堂或许就是乐道中的名家。”梁思禽停顿一下,“说不定我也认识!”

  乐之扬精神一振,想了想,说道:“义父留下过一个东西,或许关乎我的身世。”

  “什么东西?”梁思禽问道。

  乐之扬从怀里掏出那一枚半月珏,这首饰辗转多次,尚未失落,也是奇迹。

  见了半月珏,梁思禽只一愣,眯起双眼,凝注不语,乐之扬忍不住问道:“落先生?怎么了?”

  梁思禽叹了口气,问道:“你听说过‘九科门人’么?”

  “听人说过。”乐之扬说道,“那是开国时的大案,据说死了不少人。”

  “是啊!”梁思禽幽幽地说,“都是我造的孽!”

  “此话怎讲?”乐之扬好奇问道。

  梁思禽望着斜阳草树,目光凄凉,嗓音也低沉下去:“当年北伐成功,中原底定,我本无意仕途,尽辞封赏,在紫金山下开设书院,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朝兴衰,不过数百年,兴学育人,才是泽被千秋的大业。只不过,我所兴之学并非儒学,而是格物致知之学,分为九科,中有算科、格物科、天文科、医科、乐科、画科、商科、齐民科、百工科。开设九科,本是先祖父母毕生心愿,若能成功,必能强国富民、造福后世……”

  “这是好事啊。”乐之扬冲口而出,“朱元璋为何反对?”

  “他出身卑贱,受尽人间冷暖,貌似自信,实则自卑,忽而慷慨恢宏,忽而阴刻小器,种种矛盾纠结,均与他的身世有莫大的关系。忧患之时,他雄才大略,善能用人之长,一旦天下太平,他人之长就变成了忌讳。这道理刘伯温比我明白,我又比李善长、胡惟庸明白,可我知而不行,有意跟他作对,刘伯温却投合他的心意,提出八股取士,名为取士,实为牢笼天下英雄,令其循规蹈矩、永无革新之论。如此一来,朱氏天下方可代代相传,再无倾覆之患。”

  乐之扬说道:“老子当完儿子当,皇位父子相传,自古就是如此。”

  “自古如此,并非理所当然。”梁思禽严肃起来,“古有三代之治、禅让之德,中土山河万里,人民亿万,若无聪明睿智,决难从容统治。帝王世袭之过,在于难选贤能。朱元璋有治世之才,他的儿孙可是未必,又因长幼有序,无论贤愚,年长先得,久而久之,愚蠢暴虐者当国,聪明贤德者向隅,更有甚者,黄口小儿称帝、三尺童子登基,奸宦弄权、祸国殃民,自古以来,这一类事还少么?”

  这一层道理乐之扬未曾想过,听到这儿,凛然道:“先生教训得是,可这半月珏与九科门人有何干系?”

  “九科、八股大唱反调,朱元璋心知肚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他暗中部署周密,存心将我等一网打尽。临危之际,我识破阴谋,杀出京城,可惜走得匆忙,多数门人无法跟随。我离开之后,门人被杀,九科被废,不过当初授业之时,我也并非没有防范,不少门人均是暗中授业,遍布朝野,姓名不彰。朱元璋为了找出这些人,使出各种手段,明察暗访,鼓励告密,官吏转相牵扯,抓出了许多九科门人,可也冤枉了不少无辜。”梁思禽手指玉珏,“这一枚玉珏,就是九科门人的信物。”

  “啊!”乐之扬冲口而出,“我义父也是九科门人?”

  梁思禽点了点头,说道:“但这一枚玉珏不是他的。”

  “什么?”乐之扬大感意外,望着梁思禽,隐隐感觉有些不祥。

  梁思禽说道:“玉珏的玉心,我用‘周流石劲’裂石成纹,留下了门人姓名,若不细看,难以发现。”

  乐之扬举起玉珏,对着夕阳观望,隐隐发现玉心里显出两个小字,细如蚊足,字迹飘逸,仔细分辨,似是“水沉”二字。

  “水沉?”乐之扬诧然回头,“他是谁?”

  梁思禽黯然道:“他是一名乐科弟子,本在朝廷乐坊供职,他暗中入我门墙,极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不想我离京之后,他遭遇奸人,身份暴露,本人被杀,妻女充入官妓,更可怜的是,他那妻子已有身孕,流落烟花之地,受尽屈辱**。”

  乐之扬心子狂跳,浑身发抖,脑子里一团乱麻:“水、水沉……水姑娘也姓水,他们,他们……”

  梁思禽看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水怜影就是水沉的女儿,随母流落秦淮,我在西域安顿之后,将她接到了昆仑。”

  “她娘呢?”乐之扬忍不住问道。一枚玉珏,就是九科门人的信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