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鸿运当头,摧枯拉朽。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消费系男神 !



    韩烈带着潘歌去了房地产商们的圈子,顿时又收到了一轮马屁。



    那肉麻劲儿,搞得潘歌都忍不住替他担心:“你每天都要经历这些啊?”



    韩烈哑然失笑,想解释一下,忽然又觉得没必要。



    金融圈和娱乐圈在某些方面有点相似,一旦成功之后,身旁就几乎都是赞美和阿谀。



    如果自控力差一点,那是真的很难逃脱这种甜蜜陷阱。



    所以很多年少成名的明星,不但性情乖张,而且会干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蠢事。



    其实那不是智商上的蠢,而是被百依百顺的环境隔离太久,导致了心态上的极度膨胀和行为上的缺乏敬畏,于是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想当然的“我以为”,直到团队和资本彻底兜不住为止。



    在娱乐圈,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去踩缝纫机而已。



    可是在金融圈,极度膨胀的结局大部分都是天台排队。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要看人,像渤哥宝强那种真正吃过苦,从底层爬起来的成功者,就不会被糖衣炮弹打倒。



    而韩烈虽然看起来年轻,少年成名,可真实的他其实早已经被社会毒打了好多年。



    金融圈里的种种,不过如此而已。



    “放心吧,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可他们一定不知道我在琢磨什么……”



    韩烈挑眉坏笑,然后很快和那群炒房客聊成一团。



    其实今天到场的炒房大老们并没有申购太多的基金份额,所有人加起来都不到2亿。



    他们听了韩烈的分享,自我感觉上是收获很多,但是对比炒房的稳定和安全,仍然不太愿意马上转头。



    煤老板之所以急切,那是因为坐吃山空太久了,转行又实在太难。



    而炒房团到目前为止,仅仅过了半年苦日子而已,扛得住,并且心里还抱有强烈的希望。



    因此,他们问的最多的,就是韩烈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判断。



    “韩老师,求您仔细讲讲!”



    越是成功人士,关键时刻越能舍下脸皮,用了“求”字的那位,其实是温市四大炒房团之一的领袖,祁总。



    高叼毛给韩烈介绍温市四大炒房团时,态度有一种微妙的骄傲。



    其实温市肯定不止有四个大型炒房团,所谓的四大,更多意义上是代表着四个阶段。



    最早的是太太团。



    那时温市工厂主很多,男人在外面忙,女人赋闲在家,因为看重魔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集体去买房。



    初始,她们并没有抱着炒的心态去买,可是随着房价暴涨,渐渐的,就有越来越多的太太们被刺激得跟进,最终在几个女人的带领下形成了团体。



    后来由于不少开发商主动去温市宣传,并且给予集体买楼的客户一系列优惠,炒房团迭代成专业的聚众模式,领头羊是几个商会高层。



    第三代则是纯粹自发性的民间团体,大家找亲戚凑钱,你一套我一套,全民参与,泛滥如蝗虫。



    第四代是最新一代,由专业人士领头,经过大量调研考察,确定可行后和房地产开发商乃至于当地政府进行谈判,资金量大、专业度高、组织性强、购买集中,基本能保证9赚1亏。



    祁总正是这样一位经历了15年楼市沉浮的专业人士。



    他“求”韩烈给他讲楼市,其实挺搞笑的。



    不过这就是温市人务实的地方,他们觉得韩烈有真本事,那么不管有用没用,多听听他的看法总是好的,角度不一样,或许就会有新的启发。



    烈哥被捧得很舒服,但并没有毫无保留的往外倒。



    开玩笑,又不是真的毛头小伙子!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只能从宏观的角度上简单聊两句……”



    韩烈慢条斯理的开口,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这不是威信,这是一种对他的专业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高度认可。



    “我们判断市面上的货币总量是过剩的,由于之前那场不得已而为之的大放水,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基础前提,对吧?”



    大家纷纷点头,不管学不学经济,最基础的认知是有的。



    然后韩烈顺其自然的向下延伸。



    “从国家的整体政策上去分析,我们看到的是,高层希望将过剩的货币向高新科技等实体经济领域引导、向小微企业方面倾斜,以期慢慢的消化掉多余的存量资金。
<好的,角度不一样,或许就会有新的启发。



    烈哥被捧得很舒服,但并没有毫无保留的往外倒。



    开玩笑,又不是真的毛头小伙子!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只能从宏观的角度上简单聊两句……”



    韩烈慢条斯理的开口,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这不是威信,这是一种对他的专业能力和思维水平的高度认可。



    “我们判断市面上的货币总量是过剩的,由于之前那场不得已而为之的大放水,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基础前提,对吧?”



    大家纷纷点头,不管学不学经济,最基础的认知是有的。



    然后韩烈顺其自然的向下延伸。



    “从国家的整体政策上去分析,我们看到的是,高层希望将过剩的货币向高新科技等实体经济领域引导、向小微企业方面倾斜,以期慢慢的消化掉多余的存量资金。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整个产业集群的组织与配合。



    换言之,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大量的资金无处可去。



    同理,国家对于楼市的限制也存在着一种惯性,哪怕现在马上解除限贷限购,楼市真正转暖也需要至少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那么在整个这段时间之内,超量货币只能流进股市。



    这是我判断本轮行情有希望被资金推动转为大牛的根本逻辑。



    再之后,等到股市涨不动了,资金外流时,它会流向实体领域还是楼市?



    以我个人的判断,目前的产业结构恐怕消化不掉那么多的资金,最终,大头还是只能回到楼市里。



    所以我对四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看好,困难肯定是暂时的,长期来看,一线城市的人口净流入、人才升级、城市改造等驱动力完全可以支撑房价继续上涨。



    唔,均价10万每平,应该不过分吧?



    二三线城市的不确定性则比较高,这方面你们是专家,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韩烈一顿分析,核心其实就是那几个字——“均价10万”。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坚持住啊,老铁!



    炒房团的人听没听懂不好说,反正高叼毛是被打满了鸡血。



    然而,给高叼毛打鸡血,鼓动他继续坚持,还不是韩烈的全部目的。



    最后,他又轻描澹写的提醒了一句:“所以我觉得诸位大可以不用着急,稳住心态,先吃股市红利,等到楼市有明确转暖迹象之后,再重新进场也不迟。



    但是我不建议你们买我的基金,有封闭期,急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而且我这边也确实没有份额了。



    ETF指数基金胜在方便,随时可以出场。



    节奏正确的话,两边的利润都不少,何乐而不为呢?



    高总的项目,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差不多就是一年半到两年之后上市开盘,正是好时候。



    那时你们带着翻倍的资金进场,刚好跟高总合作,绝对的双赢啊……”



    忽悠大师看似中立客观的一番鼓动,彻底让炒房团们动心了。



    现在的房子是真没法搞,去搞搞ETF,或许真是一个特别正确的选择?



    而高叼毛被韩老师一番强推,乐得合不拢嘴,马上开始帮忙敲边鼓。



    “韩老师在金融领域的水平和能力,那是真正接受过市场考验的,上次股指跌到1980多点,韩老师在最底部进场,在最高点出局,半个月赚了差点翻倍,你们相信他准没错!



    如果不是我这边要运作开发新项目,地块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