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刘培根(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脸红的曾大姐在“没有刘培根逼迫下”,不情不愿地把钱还给了刘培根。

  吃瓜群众表示:兄弟是用来出卖的,朋友是用来还债的。

  实事求是

  一天延时服务,班煮人(龙套)安排上自习。

  蓝色的窗帘被风吹得轻轻飘动着,温暖的阳光照在发呆的刘培根的脸上。坐在窗边的他,看着被风吹动的窗帘,脑袋好像突被雷劈中了一样,居然“聪明机智”的和班煮人玩起了“躲猫猫”。他一会儿藏在窗帘里,瞅瞅窗外的风景,一会儿又恢复正常,认真地写作业,就这样“时隐”,“时现”,“时现”,“时隐”,将“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展现得淋漓尽致。旁边的牛角大王(龙套)按捺不住好奇心,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都是问号:“刘培根,你在爪子(做什么)哦?脑子进水了?”

  刘培根瞅了牛角大王一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隐形!”

  “欸,你这脑回路确实够清奇的!”牛角大王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刘培根。

  刘培根没有听出牛角大王对自己的嘲讽,继续修炼自己的“隐身术”。他把自己整个藏在窗帘里,然后拉开一条细缝,鬼鬼祟祟地观察着班煮人和吃瓜群众的一举一动。正巧,他看见偷偷换了位置的罗不尖儿(龙套),正在津津有味地玩着弹珠。他喃喃自语道:“低头卒(龙套)不是规定了不允许带弹珠吗?罗不尖儿怎么带来了?我作为班煮人绝不会漏风的贴心小棉袄,可不能放任他不管。”

  俗话说得好,“看破不说破,知事不声张”。刘培根不仅看破说破,还要到处声张。他举起手,指着罗不尖儿,大声说道:“报告,罗不尖儿带了弹珠,刚才一直在玩!”他的话中有意识地加重了“弹珠”和“玩”。

  班煮人停下改作业的笔,脸上“乌云密布”的对着罗不尖儿吼道:“上课时间居然玩弹珠?把弹珠交上来给我,全部没收!现在回自己座位上去。”

  罗不尖儿只好“老老实实”地把弹珠拿了上去。躲在窗帘后的刘培根热心地帮罗不尖儿数着弹珠的个数,发现弹珠的数量不对。他用“火眼金睛”看见了罗不尖儿一共私藏了四颗弹珠,其中一颗还藏在嘴里。他再次举手,再次指着罗不尖儿,再次大声说道:“报告,他夹带私货,弹珠没有全部交完,还藏了四颗,有一颗还含在嘴里!”

  “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把藏起来的弹珠丢到垃圾桶里,看你怎么含在嘴里!”罗不尖儿如此不老实,班煮人的怒火也被点燃了。

  罗不尖儿不情不愿地走到垃圾桶前,把三颗珠子丢进了垃圾桶,剩下一颗被他偷偷摸摸地装进了裤子包。

  “罗不尖儿还有一颗弹珠没丢,被他藏在了裤子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说话的依旧是刘培根。

  “我看你是死不悔改,事不过三,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好了,写份反思,好好反省!”在班煮人的“死亡凝视”下,罗不尖儿成功领取精美礼品“反思大礼包”一份。

  吃瓜群众表示:“捕风捉影小能手”刘培根的嘴,火车的轨,都不带停的!

  水杯

  夏日午睡,嗜睡的刘培根睡得很沉。

  一旁的牛角大王就像打了肾上腺素般,根本睡不着。蠢蠢欲动的她便想找乐子,看到刘培根崭新的水杯,又联想到下节课是体育,一个邪恶的想法油然而生,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俗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她狗狗祟祟地把刘培根那个崭新的水杯,悄悄摸摸地放进了他同桌何捣蛋(龙套)的书包。脑洞大开的她,还贴心地放了包纸巾在刘培根原先放杯子的地方。

  这可把周围的吃瓜群众整蒙圈了:你这是怕书包哭泣吗?

  “狸猫换太子”成功,牛角大王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开始瞎晃悠。

  午睡结束后,刘培根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启动懵懵懂懂的脑袋瓜子,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正准备拿水杯,却发现水杯就酱紫好端端的没了。他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显然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大大的伤害。

  “不对呀,为什么不见了呢?今天我明明带了来的!难道我年纪轻轻就拥有老年痴呆了?不是吧!不是吧!总不能是它长了两条腿自己跑了吧!”刘培根一边念叨着,一边焦急的寻找着水杯。

  寻找无果,仍然不死心的刘培根环顾四周,觉察到了何捣蛋书包有异样,便死死盯着。这一盯还真就给他盯出了端倪。“欸,这何捣蛋的水杯和我的水杯怎么莫名其妙的相似呢?不能说是毫不相干,只能说是一毛一样,”他越想越不对劲,干脆拿起何捣蛋“水杯”细细端详起来,终于参悟了其中的奥秘:“哟西,大大滴哟西!”

  周围的吃瓜群众一脸惊讶:“看给这孩纸激动的,都开始飙日语了!”

  找到水杯的刘培根对着周围吃瓜群众一通逼问,得知“罪魁祸首”正是牛角大王,发誓要找她讨个说法。心动不如行动,牛角大王最终难逃一劫,可谓是把“她逃他追,她插翅难飞”带到了现实里。

  吃瓜群众表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点头yes,摇头
会,把藏起来的弹珠丢到垃圾桶里,看你怎么含在嘴里!”罗不尖儿如此不老实,班煮人的怒火也被点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