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斩首行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西太重要了,关系东南六省大局。咸丰宁可湘军全军覆没,也不会允许曾国藩撤退。

  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曾国藩指挥湘军,一向坚持己见,不容他人染指,经常不大服从朝廷的调遣。

  朝廷对此诟病已久,咸丰帝也因此颇为猜忌曾国藩,一直不肯给予他督抚大权。

  曾国藩沉吟良久,说道:“现在,长毛北伐军即将全军覆没,上海小刀会起义军也覆没在即。直隶僧格林沁的马队很快便会南下,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的五万大军也会西进。

  “这两人都是满人,手下兵精马足。他们定会派兵襄助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试图围攻金陵。僧格林沁、吉尔杭阿、江北大营的琦善、江南大营的向荣,这些人都是正规军,正等着看我们笑话呢!

  “一旦我们擅自从江西撤军,朝廷必会震怒,不利于我们湘军。罗山,我打算带塔军门在江西坚守,请你带兵返回湖北,一面募兵,一面抵御长毛反攻武昌。为大局计,请你一定答应!”

  罗泽南眼含热泪:知我者,涤生也!他兵败梅家洲,只带回千余人马,留在塔齐布营中十分难堪。

  曾国藩派他回援湖北,特意拨出两千人马,把塔齐布军中的彭三元、普承尧两位大将也给了罗泽南,好让他东山再起。

  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他虽然临阵打败不行,却善于揣摩人心,能够以德服人。

  塔齐布已是从一品的湖南提督,为了大局,也不得不服从曾国藩,把彭三元、普承尧部两千人交与罗泽南。

  罗泽南第三天便带兵折向西南,避开左七军,绕道武宁县进入湖北。

  曾国藩反应慢,见左七军把重兵布置在梅家洲,认为九江城外暂时没有危险。

  他仍然留在塔齐布营中,一面派人侦察道路,准备向南昌撤退,一面四处写信,向朝廷诉苦告穷,向好友左宗棠求计,向家人倾诉衷肠。

  左七军这边,围困罗泽南军的壕沟已经掘成。他们依托壕沟封锁罗泽南军,又掘深壕沟,防止湘军挖掘地道。九江与梅家洲之间,左七军阵地严密,严防塔齐布军增援罗泽南。

  右二军那边,湖口水道即将清理完毕。一师铁牛舰、海象舰跃跃欲试,准备进入长江,全歼湘军外江水师。二师在梅家洲东岸登陆,会同罗大纲的太平军,猛攻唐训方军,压缩湘军阵地。

  罗泽南在梅家洲留下两员大将。

  一员为蒋益澧,在摇旗垄主阵地,负责抵御左七军。

  另一员即为唐训方,在梅家洲东,负责抵御罗大纲的太平军。唐训方也是个人才,历史上曾担任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

  蒋益澧和唐训分的部队粮草未尽,还能挣扎一段时间。

  只等他们粮草一尽,左七军将发动总攻,逼降湘军。右二军对付湘军外江水师,也是胜券在握。

  吴捷成竹在胸,留冯桂芳主持梅家洲战事,自己率领司令部参谋班子返回九江。

  他把目光投向了塔齐布军。尽管没有多余的兵力攻击塔军,但塔齐布的军营中有个大鱼:曾国藩!

  何不学一学后世的斩首行动呢?派一队精兵潜入湘军营中,刺杀曾国藩、塔齐布,则湘军不战自乱矣!

  历史上,曾国藩统带湘军镇压太平军,多次命悬一线。

  1854年2月,湘军出师。曾国藩亲自统带水师出征,在靖港大败,投水自杀,被部下救起。

  1855年2月,湘军水师在湖口大败。曾国藩差点被俘,又要有危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