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百年海军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店主,宋爱卿对于大明工业发展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向你讨教,他说理解不了那些变化。”

  “你让他把不了解的地方写出来,我好去现代问问,顺便也请几个相关行业的专家给我补补课,把各国历史老路给放大看看。

  工业革命方面的书籍,还有工业发展历史的书籍都给他一份,不过只准他在你面前,同时严格管控他的家人。”

  宋应星不懂很正常,陈烨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人,对于工业化发展都是只知道大概。

  所以陈烨也需要进行补课,他可以宏观的说,崇祯需要买设备,买教材,需要发展工业化。

  但细致的实施上,还是需要有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人来补课,来指导该从哪一步开始。

  陈烨不打算照搬现实的华夏立国初期,那些一五二五政策,以及最开始的工业发展。

  没那个必要,也没那个条件,明朝也不需要从蒸汽机开始重走一遍,可以直接跳跃到电气化时代。

  “突然想起来,大明还需要有个一年计划,三年计划,五年计划之类的,你回去了记得找内阁委员会通知下。

  把目标放上,然后能者上,庸者下,计划设立之初探讨,结合户部的资金进行评估可行性,然后开始实施。”

  “一年计划,三年计划?真的有用吗?

  袁崇焕那肆就给朕说的三年平辽,结果呢,太让朕失望了。”

  崇祯这是爱之深,恨之切,对于袁崇焕的怨念不要太深。

  “那是因为他没有进行详细的推演,再加上猪队友多,自己本身能力也不够,只会拉帮结派,放嘴炮爽了,行动起来还在欺瞒。

  任何政策实施,都需要提前进行演练,比如平辽,要那么多钱是为什么?派多少人可以实现?

  军户调动之间粮草用哪里的?后继之力在哪?平辽了怎么管理?

  你觉得他都想到了吗?他没想到,他只想着怎么壮大自己家族,怎么运用平辽发展自家。

  诚然,锦州城坚固不可摧毁,有他一份功劳,但从这也能看出,他的思想还是在守,没有计划过平辽,这叫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嘶!这才是所谓的发展计划吗?有这么多名头。

  难怪朕要改善什么的时候,一道圣旨下去,什么作用也没有,还变得更糟。”

  “啊不,你的圣旨是单纯的没用。”

  车子突然小幅度的晃了一下,崇祯咬牙切齿的向驾驶位的王承恩丢了个眼镖,然后眼神幽怨的盯着陈烨,要不要这么扎心?

  城外出征的陆军离开之后,百姓们也开始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只是相互之间的话题,多了今日的出征。

  对于他们来说,皇家陆军此行,已经和他们的切实利益有关,都在祈祷战事顺利,捷报传回。

  陈烨给崇祯制定的宣传计划,已经让皇家陆军,崇祯,京师人民三方的倚存关系捆绑在了一起。

  通州方向,班杜马和埃布尔正乘坐马车回京,他们的马车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

  每个马车上都有三四个欧洲人,形成一个车队。

  车队最前面数十米,五十个天津港驻扎锦衣卫护卫着他们的前路,车队后面则是他们自己带着的仆从,当然,安保费还是付了的。

  几日前班杜马他们接到书信,发船出去的商队已经回来了,还有很多其他商队跟着他们一起,带着黄金过来。

  昨日他们一行人从天津骑马,经过武清香河,赶到了通州的驿站,天色太晚,为了避免夜禁就住下了,今早才出发回京。

  运往倭国的货物销售非常顺利,运往吕宋等地的销售也是相同的火爆。

  这一波他们四万金币的订单,就已经连本带利赚了足足近五万盎司,足足九万金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