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决战前戏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崇祯目光中,透露着一种你可以相信我的深情,看得赵桓不禁都感动。

  其实对于现阶段的赵桓,这个大宋的接盘侠,崇祯确实是有些可怜他,虽然赵桓有爹,可别人都是坑爹,赵桓是被爹往死坑。

  对于他这个幼年丧父,接盘大明的养猪王爷来说,他只是前期经验不足,自己给自己玩崩了,赵桓则是直接面临的炸裂开局。

  其效果,也就比开局即将被砍头,要好那么一丢丢。

  所以赵桓即位后,一心求和,只愿金人退敌,甚至不惜割地赔款,这些崇祯可以理解。

  毕竟有史料可借鉴,当初李世民,还有一生之耻渭水之盟呢,后面不也搞出了贞观盛世千古传唱,甚至三年复仇灭了突厥。

  宋朝朝廷中,主和主战互相争斗,其中也有利益纠葛,他不做主观判断。

  他只是觉得,赵桓需要的是一些更好的家国教育,这家伙,要是第一次投降之后,厉精图治,奋力抹马,又何来后来的靖康之难?

  金国人都给了他一次怎么打穿他的警告了,居然没有想过怎么去改善,亡羊补牢都没干,直接亡羊继续放羊?

  “朕一言九鼎,既然邀请了你,就肯定能做到,说起来,朕还可以与你好好说说,朕在四百年后的见识呢。

  宋皇,朕与你一见如故,刚才也是情不自禁,叫了一声贤弟,不过朕比你长了几岁,倒也担得。

  如今大明和大宋时空门连接,两国人员可互相进入,日后必然会常有来往,不若咱们两国结为兄弟之盟。

  朕长你几岁,而大明又确实比大宋强盛得多,朕就为兄,以后两国互帮互助,你的事就是朕的事,你看如何?”

  “大善!承蒙仁兄厚爱,朕怎么能拒之?仁兄受小弟一拜!日后小弟必与兄同进退。”

  赵桓眼神中带着亮光,虽然还在离开营区的车上,亦郑重的合手,朝崇祯行了一揖礼,心中的开心藏都藏不住。

  于他而言,能够得到崇祯的结盟邀请,还有主动拉拢关系,那对他的皇位稳固,简直太重要了。

  虽然他爹明确跟他说了,现在对于皇位没想法,只想追求道法,但谁知道老家伙过两天会不会又改变想法?权利能说放下就放下?

  “好!贤弟有此心甚善,既然这样,那朕就直言不讳了。

  说的难听点吧,你的帝王底蕴,还有你的军事素养,对于国家的调控,实在是太差了,差到还不如一个有血性的军户。”

  “唉,仁兄,倒不是朕底蕴太差,实在是朕为政经验太浅,你也知道,朕在接到父亲禅位的时候,大宋是个什么情况。”

  赵桓摇摇脑袋,很是无奈的说道,他能力不如崇祯,这点他承认,毕竟崇祯比他多当了足足十一年皇帝。

  有多少皇帝能够在位十一年的?现在的崇祯论帝王经验,能够把它吊起来打。

  “可你是太子啊,而且你二十六岁才登基,耳濡目染宋太上几十年,你能说你对国家的治理一点见解都没有吗?

  朕是闲散王爷突然上位,都能做好,你呢?

  当然,你上位也是不得已的原因,向金人求和这事,朕认为在你当时的处境下,是最好的选择,当年唐皇渭水之盟不也是这处境?

  可你想想,你自己真的有考虑过,如此奇耻大辱之后,你要怎么夺回你的荣誉吗?

  你有想过,此次作战,一溃到底的原因吗?你归结于一两个将领不行,可那是将领的问题吗?

  很明显,是你们管理军队的方式,是你们朝廷的作战管理,他从上到下的烂透了啊!”

  “朕……

  唉,兄说的对,朕承认,朕不如唐皇,亦不如兄,甚至,不如父亲。”

  赵桓无言以对,别的不说,关于宋朝的军事制度,他从头到尾确实没有考虑过。

  甚至这次战败,他也只是归咎于朝臣没有带好兵,自己要做李世民签个渭水之盟,其他的?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和唐皇一样的厉精图治。

  也或者说,他想过了,但来不及了,他的识人能力差李世民太多,他的治国能力,更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ems是最好的选择,当年唐皇渭水之盟不也是这处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