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知晓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是下午去道歉,出家门却是在晚饭后,高家父子两个往村西头走,高朋举虽然不想去,却也不敢和父亲顶着来。脚下的路走过多少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谁家有只狗,谁家养了几只鸡,没有高毅江不知道的。天已擦黑,家家户户开了灯,从村里走过能看到许多人家坐在院子里吃饭,看到高家父子经过门前,端着饭碗到门口热情地打声招呼。

  高毅江满脸堆笑,不时停下来和村民说上几句,高朋举跟在父亲后面走走停停,心思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很快就到了张家。

  来到张家门口,院门没关,老远就看到张家三个人坐在院子里吃饭,他们看到高家父子进门,张老汉笑着放下筷子站起身迎接,张母赶紧到里屋拖了两张椅子放到窗户下让坐,而张新阳到房间里找来了两把芭蕉扇,分别递给了高家父子赶蚊子。

  “毅江过来了。”

  “二哥你们快吃饭,我也是吃完了没啥事闲溜达。”高毅江快走几步,高朋举跟上。

  张老汉用手心擦擦嘴,搬着自己坐的椅子到窗下:“正好吃完了,来来来,坐,坐。”

  三人在窗户下坐定。

  高毅江虽然和张老汉在说话,也注意着那边张家母子的举动,他进来打招呼时,突然发现张二嫂就没有平日里热络,脸上也淡淡的,他就知道儿子真的闯祸了。

  两个人先是口不对心聊起了水稻灌浆的闲话,高毅江很快说明来意:“朋举今天这事做得不对,我带他过来给新阳道歉。”

  张新阳正在吃饭,听到这话也停下来,回头看过去,正好见高叔对他招手:“新阳过来。”

  张老汉一头雾水,也没出声,等儿子过来才问:“出啥事了?”

  高毅江知道张老汉好面子,怕他误会,忙照实地把事情学了一遍:“……这事不怪新阳,新阳说得没错,农民瞧不起农民,才让人瞧不起。”

  张老汉这才知道儿子被欺负了。

  村里就这么大,高毅江又是大队支书,谁家有点啥事都知道,特别是张新阳这个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事,镇里都很重视,如今张老汉又反对儿子留下,高毅江也在想着怎么劝劝,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开口。

  “新阳是个好孩子,自己成才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又放弃城里的优越环境,坚持回乡创业,咱们村里人没人在背后说他傻,就是整个太安大队还有镇上,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这孩子觉悟高,给咱们农民争脸啊。”

  “上次我就和你说过,现在国家也在提倡新农乡建设,这几年别的乡都已经发展起来,咱们乡除了基础建设,其他的还落在后面,新阳回来让我看到希望,在我做支书的有生之年,咱们村也会好起来的。”

  张老汉以前听了这些是高兴,可大堂哥让儿子去那边打工,还有高朋举看低儿子这两件事压在一起,动摇了张老汉的初心。

  并没有因为高毅江力捧儿子就洋洋自得,反而很清醒地意识到对方这样说也是为了让儿子留下。

  他承认高毅江说得都对,现在农村缺乏劳动力,年轻人都去城里了,好在种地都是机械化了,靠出人力的时候也不多,这一点可以忽视。

  可做农民终究是让人瞧不起的,就原谅他自私一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一生无求,只盼望儿子们都好,因此他没那么高的觉悟。

  高毅江又说了很多,张老汉都笑而不答,高毅江看出张二哥铁了心想赶儿子回城里了,他想再说也无益,便住了声,天已经黑了,也没多待,就让儿子道歉,父子俩落寞地回家。

  高家父子一走,张家的气氛沉闷起来,张老汉的脸色像掉进冰窟窿里。

  张新阳回了里屋,张母坐在炕上,迟迟不见老头子进来,这才上炕去铺被。

  高毅江知道张老汉好面子,怕他误会,忙照实地把事情学了一遍:“……这事不怪新阳,新阳说得没错,农民瞧不起农民,才让人瞧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